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贵大.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贵大

通风设计 课程名称: 矿井通风设计 学 院: 矿业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学 号: 1108010000 年 级: 11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27日 目录 1.设计矿井概况 3 1.1煤层赋存条件 3 1.2矿井巷道布置 3 1.3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3 1.4矿井安全条件 4 2.通风系统 5 2.1通风方式 5 2.2通风方法 5 2.3上下山布置 6 2.4采面通风方式 6 2.5采区通风设施 7 3.矿井风量与计 7 3.1风机服务范围确定 7 3.2需风量计算 7 3.3风量分配 10 4.矿井通风阻力与通风特性 11 4.1容易困难时期阻力路线确定 12 4.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2 5.通风设备选型 14 5.1局部通风机选型 14 5.2主要通风机选型 14 6.矿井通风费用 16 6.1吨煤通风费用 16 6.2吨煤通风成本 17 7.矿井通风系统评价 17 7.1矿井通风系统经济性评价 17 7.2矿井通风安全性评价 18 1.设计矿井概况 1.1煤层赋存条件 采区位于贵州黔北南部黔北镇、大山镇及忠义乡境内的黔北煤田内,采区北部以煤层露头为界,东面以井田边界为界,西面以F13断层为界。 本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厚88~136m,一般厚110m,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泥灰岩、菱铁质灰岩及煤层组成。富含动、植物化石。含煤12~15层,至上而下以1、2……15等命名。煤层总厚10.5m,含煤率为5.9%,含可采煤层两层,可采煤层总厚8.8m,可采含煤率为3.6%。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情况将煤组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含煤程度较高,含煤6~9层,其中9号为可采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其层位、厚度均不太稳定,时有尖灭现象,对比较困难;下段含煤层度较低,含煤3~5层。 1.2矿井巷道布置 本采区开采3#、12#、19#、23#煤层,采区内直接由井筒代替上山,不再设置专门上山。直接用平巷和石门与井筒相连,直通地面和连接运输大巷,形成采区生产系统。 1.3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回采工作面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顶部,是井田内唯一稳定煤层,井田内无不可采点,煤层采用厚度变化不大,呈由西向东逐渐变薄趋势,规律性明显。从本矿井的煤层赋存情况来看,由于煤层的倾角为21°,符合走向长壁开采的条件。且本矿井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所试验的3、19层煤,均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为了能够使该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保证采掘独立回风。综合以上实际情况后确定所采用的采煤方法是: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为: 运煤:回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转载机)→运输平巷(皮带运输机)→区段运输石门(皮带运输机)→区段溜煤眼→主斜井(皮带运输机)→井口。 运料(或排矸):材料从副斜井→运输石门→工作面回风平巷(工作面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排矸线路与运料线路相反。 通风系统:(新鲜风流)副斜井→区段运输石门→工作面运输平巷→工作面→(污风)工作面回风平巷→回风石门→风井→地面。 行人: 副斜井→运输石门→运输平巷→工作面 排水系统:工作面→运输平巷(回风平巷)(水沟自流)→运输石门(回风石门)(水沟自流)→主斜井(副斜井)→井底水仓(水泵房)的排水泵→地面。 1.4矿井安全条件 1.4.1瓦斯 井田内主采煤层的瓦斯含量(含重烃)7.42~21.35ml/g·r,平均13.02 ml/g·r。瓦斯含量由上部向下部煤层增大,瓦斯梯度:煤层埋藏深度每增加28.05m,其瓦斯含量增加1ml/g·r;瓦斯增长率:煤层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瓦斯含量增加3.56ml/g·r。 瓦斯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不同煤层随埋藏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增加,主要在浅部至中深部规律较为明显。同一煤层瓦斯含量与埋藏深度的关系较为明显,瓦斯含量的等值线与底板等高线的走势基本一致,即由浅入深瓦斯含量增大。3号煤层顶板稳定性好,自然状态下,抗压强度大于50MPa,抗拉强度大于3MPa,抗剪强度大于6MPa;3煤底板、19煤底板稳定性中等,自然状态下,抗压强度34.4~47.1MPa,抗拉强度0.92~2.96MPa,抗剪强度2.63~4.84MPa;19煤顶板稳定性相对差一些,抗压强度18.8~27.9MPa,抗拉强度1.86~2.43MPa,抗剪强度2.07~4.84MPa。 2.通风系统 选择任何通风系统,都要符合投产快,出煤较多、安全可靠、技术经济指标合理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