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咸阳三模化学试题汇编
1.化学与生产、生活、军事、科研产品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B. 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所以次氯酸钠溶液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C. 氯化汞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消毒
D. 煤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碳、苯、二甲苯等,因而可通过煤的干馏将它们分离
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a+、Ag+、Fe3+、NH4+、Al3+、CO32-、AlO2-、S2O32-、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淡黄色沉淀甲不可能为AgBr
B. 由溶液甲生成气体乙的途径只有:Al3++3HCO3-═Al(OH)3↓+3CO2↑
C. 气体甲可能是混合气体
D.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确定肯定存在的离子有:Na+、AlO2-、S2O32-
3.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的新方法-隔膜电解法,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以CH4-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b极应通入空气
B. 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C. 阳极反应═
D. 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了无色气体,则阳极产生的是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B.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若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迅速用水浇灭
C.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的红色变浅,则证明溶液中Na2CO3存在水解平衡
D. 在“金属析氢腐蚀”的对比实验中,外面缠绕着铜丝的铁钉上产生气泡多,若滴加几滴KSCN溶液,则在铁钉周围出现血红色
5.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其中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与Z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WZ
C. 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D.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且熔沸点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一种吸水性高分子树脂
B.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蛋白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D.异丁烷的八氯代物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7. 现将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 1、V 2的CH 3COOH、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 1+V 2=50 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22℃
B.P点的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M N
D.若将CH3COOH改为HCl,P点温度高于28℃
8.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将利用煤制取的水煤气、焦炭、甲醚等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已知:
①C(s)+H2O(g)═CO(g)+H2(g)△H=+131.3kJ?mol-1
②CO2(g)+H2(g)═CO(g)+H2O(g)△H=+41.3kJ?mol-1
则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有利于正向自发进行;
(2)有人利用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浓度(mol/L)
时间(min) NO N2 CO201.0000100.680.160.16200.500.250.25300.500.250.25400.600.300.30500.600.300.30
①10~2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