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海海域灾害性天气系统与航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海域灾害性天气系统与航行对策 2009年11月9日 内容提要:对我国南海海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了简要介绍。根据南海的地域特征提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几种航行对策,并对Y轮和W轮在南海分别遭遇热带气旋和寒潮大风天气系统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热带气旋 冷空气 航行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 航经我国南海海域的船舶日益增多。南海海域已经成为远东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能源的海上补给线。但在此海域附近,灾害性天气和海况对船舶的航行影响亦非常显著,如夏秋季节的热带气旋和秋冬季节的寒潮大风天气等。 1 影响南海海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 南海海域主要受到冷空气、热带气旋、热带辐合带和副热带高压等天气系统影响,其中对船舶危害性较大的主要以热带气旋和冷空气两个系统为主。南海季节划分大致是5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西南季风时期,热带气旋影响频繁;10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为东北季风时期,冷空气入侵频繁,东北季风强而稳定。 1.1 热带气旋 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包括热带低压、台风和强台风)是指由于热带气旋使南海海区出现了大于6级的大风。南海全年各月都有热带气旋生成,其中以6~11月较多,占全年总数的88%;8、9月最多,平均3.4个,占总数的41%。影响南海的台风和强台风年平均为11.9个,7~11月占总数的81%,其中8、9月占40%。年平均影响日数为38 天,最多为62天,最少14 天;一次台风或强台风影响平均为3天,最长时达10天。与西北太平洋比较,总体来说,南海台风水平范围较小,垂直发展高度较低。它的半径一般为300~500km,最小不到100km,伸展高度约6~8km,最高10km,最大风速为50m/s。影响南海的台风和强台风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北部及东北部海区,大致位于北纬17°至北纬21°范围内的西沙东北方和东沙西南方台风活动最多。 来自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生成后向西北至西方向移动,所占比例最高(80%),通过菲律宾的位置南北变动较大,最南到北纬8°,最北可达北纬18°;二是生成后先向北偏西移动,通过菲律宾进入南海后约在北纬15°至北纬20°之间转向西北,登陆后又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约占总数的10%;偶尔也有台风在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向西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另外11月和12月台风有时在较低纬度生成,生成后一直向西移动。 生成于南海的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生成后向北偏西方向移动,约占总数的25%,出现在9、10月份;二是生成后通过巴士海峡向东北方向移动,约占20%,多出现在夏季和初夏;三是生成后向西北偏北移动,移至110°E 附近转向西北的约占12%,多出现在6月;四是生成后向北移动,登陆后转向东北的占10%,以3月和6月为最多。 在南海生成的台风,不仅移动方向规律性差,而且移动速度也有较大变化;平均移速约为5~10kn,最快为18kn。一般来自菲律宾以东的台风移速稍快,平均为13kn,最大为25kn。 1.2空气 一般每年9月中、下旬开始有冷空气侵袭南海,翌年5月下旬结束。根据大风强度和影响范围,大致可把冷空气分为强冷空气、中等冷空气和弱冷空气三种。其中以弱冷空气最多,年平均31.8次,占总数的65.4%;中等冷空气年平均9.9次,占20.35%;强冷空气年平均仅7次,占14.3%。强烈的冷空气的寒潮天气过程是指与强大冷高压相伴随的大规模强冷空气的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天气现象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伴有雨、雪等恶劣天气。其前端常有最大可达10级的大风,伴有明显降温,如果有低压配合可以维持几天,是冬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强冷空气侵袭时,一般都是风向由东南风骤变为偏北风,风力加大,海浪增高,有时降水,气温明显下降,气压明显上升, 对航海及海上作业影响较大。据1960~1971年583次冷空气的统计,其中具有完整锋面侵袭南海的有244次,约占42%;补充型(指一次冷空气南下,造成海上大风未消失,北方又有新冷空气南下,使风力加大,气压升高)有195次,约占32%。冷空气侵袭南海时一般在冷锋过后产生大风和降温,有时锋前、锋际会出现雾,锋后有降水。 冷空气带来的最大灾害是偏北大风和由此而产生的大浪。一般在冬半年的9月至翌年5月,大风多由冷空气侵袭造成。由于东路冷空气较多,加之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因此南海东北部海区的大风日数最多。由于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大,其所造成的恶劣海况几乎覆盖整个南海北部海区。冷空气强盛时,产生的涌浪可达5~6m,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2 船舶在南海海域遭遇灾害性天气系统时的航行对策 2.1 迂回绕航避离 南海海域南北纵深约1 000 n mile,东西宽约660 n mile。通常航经南海的大型船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