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2、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间质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多肽类活性分子。
3、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淋巴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4、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5、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6.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7、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8、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9、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10.抗体: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2.补体: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3.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现象。
14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15.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16.MAC:膜攻击复合体。1、初次免疫应答:是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应答一般在机体初次接触适量抗原刺激7-10天后出现血清抗体;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产生慢,以IgM为主,亲活力低,产量低,维持时间短。2、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应答后,数日数年后,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出现的快速、高效、特异的应答,是记忆性反应,特点是潜伏期短(2-3天),抗体产生快,以IgG为主,亲活力高,产量高,维持时间长。3、免疫应答(immune respose Ir):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ADCC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为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IgG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IgG抗体的Fc段与效应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活化,产生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位于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紧密连锁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指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由于首先在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编码该抗原的基因也可称HLA,即人类的MHC,定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简答题: 1.根据抗体的结构简述抗体的功能。 2.简述抗体、补体的免疫调理机制。 3.简述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要求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回答)。 4.简述MHC分子的功能。 论述题: 论述抗原进入机体后的免疫反应(免疫应答)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它的V区,特别是HVR区的空间构型所决定。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C区:1激活补体: Ig M,IgG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 2结合细胞表面的Fc 受体: (1)调理作用: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3)介导I型超敏反应:IgE的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Fc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3穿过胎盘和粘膜: 在人类,IgG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穿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役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7.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补体系统被激活后,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 (1)调理作用:血清内含有的调理素,与细菌及其他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2)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活性片段。 (3)清除免役复合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1 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ocx
- 国开2020年秋《计算机绘图(本)》形考任务检测1-6.docx
- 全国班主任比赛一等奖《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模板.pptx
- 如何做好妇产科科室管理.pptx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模考题练习(共九组,附参考答案).doc
- 《压力性损伤》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浓缩300题).pdf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从临床到护理的全流程管理.pptx VIP
- 2025年中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