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学中医的经历.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 学 中 医 的 经 历(一) ? 我学中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师郝先生学习传统中医;第二阶段是上中医学院学习中医和现代医学;第三阶段是闭门自修领悟中医精髓。我把学习中医的经过写出来,给后学的杏林同行们一点经验和启示,少走一点弯路以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造福于人类。 一、?????? 缘分 ??? 我能拜一位睿智、严慈的中医郝梦侯先生为师,真是三生有幸。1967年我因腰部疾患从河北省饶阳县回到家里,时年19岁,正是懵懂的时候,为了打磨时光与朋友学过二胡、习字。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操持家务,因腰疾不好,时而困扰我活动不顺。通过我弟弟的同学结识郝先生的三子郝孝彭,由孝彭带领见到郝梦侯先生求医。初见郝先生是一位衣着朴素,端庄、慈祥的老人。他留着黑白相间的八字胡,额头特别的宽大,很像画中的寿星老。腰疾在郝先生的精心救治后很快痊愈。 我的父母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冲击,每次诊完病后都留下来与郝先生说一会话,我把当时的苦恼、无助、诉说给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郝先生也受到了冲击,但他一生中经历过大风大浪,所以能坦然处之。每每从郝先生家中出来沉重的心情就会减轻许多。我知道郝先生喜欢喝茶,为了感谢郝先生,给郝先生买一点高级茶叶末,给郝先生送去却被郝先生狠狠训了一顿。因为郝先生知道我父母受冲击,工资只发生活费,我下面还有弟妹要生活,这次我才见到郝先生严厉的一面和他坦荡博大的心怀。我流泪了,郝先生这次也知道我感恩的心思,反而对我感情更加深了。 郝先生膝下一女三子,大姐在保定工作,三个儿子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插队,家中就剩二老。所以我无事就去郝先生家间或帮助做点事,更主要是听郝先生讲过去的事,后来我父母和姑母、表姐都成了郝先生的患者和朋友。郝先生也知道了我祖父、三姑、四姑都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孝彬、孝彭比我年轻几岁,我与孝彬、孝彭以及他们的同学们一起玩,我对琐事从不记较,郝先生也认为我人还厚道。 我不喜欢下象棋和围棋等棋类甚得郝先生赞许。据郝先生后来告诉我,下棋是千方百计将对方置于死地,而行医者是千方百计救人的疾苦,道不同不相与谋,热衷下棋的人是学不好中医的。 二、拜师 当时郝先生年岁已高,想把自己从16岁开始读医书积累的经验留下来。郝先生的朋友原河北大学数学系的于振善教授根据自己的经历向郝先生建议:培养一个好的中医很难,能否选择两个资质不错的学生,一位按现行的教学方法,先学中医经典,有理论然后再教临床;另一位学生先讲临床,就是什麽病,怎样诊断,用什麽方法,怎样变化,学会了看病再教经典。经典的内容就不再艰涩难懂。我有幸被郝先生选中先教临床,又选了一位66届高三的女生讲经典。 授徒贻始,郝先生很郑重地把我母亲请去,告知此事,我母亲也正为我在家里无事可做而忧虑,把我交给郝先生,求之不得。母亲让我下跪拜师,当初正值文化大革命,郝先生不让,鞠躬就算拜师了。这三个拜师头还是在郝先生仙逝时才算还了心愿。 开始讲课时郝先生非常郑重地讲了三件事。第一件,自己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自己一生的心血就顺火化厂的烟筒漂走了,要我抓紧好好地认真学习。第二件,古人曾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是三百六十行中越老越值钱的行当,学会中医是给自己一个一辈子的饭碗,是金饭碗,银饭碗,还是泥饭碗,要靠自己的努力,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第三件,病人所讲述的是他最痛苦的感受,也就是症状不是病因,要靠三个指头去找到病因,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一个好医生。 三、高师:?? 我当时是一张白纸,什麽都不懂,郝先生为了训练我的手指的指目,(手指的触点)亲自用木条钉了一个木架,用各种相似的物品来让我感觉。像弦脉,就一根拉胡琴的老弦,一头钉在木架上,另一端拿在郝先生手中,用另一只手指去谈老弦,郝先生的手握老弦或松或紧,手指的弹劲或块或慢,我的手指指目放在架子中间的老弦上,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感受,一边记忆。一种脉像经常要反复几次,让我感觉其中的变化不同,一个多月26种脉像讲完了。一天我到先生家,郝先生拿出那个我熟悉的木架,让我闭上眼睛,一边摸一边让我说出各种脉象。我知道这是老先生在考我,仔细地把从指目的感觉与脑子中的记忆一一对号。结果脉象中我只答错一种,先生高兴了跟我说,他一生交的学生很多,但一教就会的只有三人。一人是施今墨,另一人是中医学校的学生,再一个就是我。郝先生再说的几句话是我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财富。郝先生对我说:中医有句话叫做胸中了了,指下难明。中医历代名家在著书时都很少把脉象和病因结合起来,没有讲清楚或者把切脉作为不传之秘的看家本领。关键是没有订出一个标准,左右手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别代表了人体6个非常重要的脏器,每个脏器都有不同的标准,只要你知道了这个标准,临床上只要不是这个标准那都是疾病了。有了标准这个尺子,对脉的虚实、寒热就比较容易地区别开来。再把相邻脏器的相生相克综合起来,那么病因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