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楹联匾额与颐和园的植物配置.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楹联匾额与颐和园的植物配置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政之口云:“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已故当代著名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曰:“(园林之有楹联)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楹联、匾额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就颐和园中的楹联匾额与其植物配置间的联系作一些探讨。   颐和园是现存楹联、镌刻、匾额较多的皇家园林。据不完全统计,颐和园现存有各类楹联、匾额不下百余处。颐和园各主要景点与建筑群如东宫门、仁寿殿、玉澜堂、宜云馆、乐寿堂、排云殿、佛香阁、西堤、谐趣园等等,都悬挂着各式匾联,可谓五步一匾,十步一联。   园内许多楹联、匾额均选自古诗名句。谐趣园之“寻诗径”缘于唐代诗人李贺寻诗的典故;画中游石牌坊“飞瀑垂空漱石凉”一联是《世说新语》中孙楚“漱石枕流”的故事;而迎旭楼楹联中“宴集横汾”则使人联想到武帝的著名歌咏《秋风辞》,等等。   颐和园作为中国现存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楹联匾额中大量反映了对神的敬畏和对帝王的歌颂,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宗教精神,这种精神从颐和园的山水格局中就能看出。颐和园的山水骨架是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体现神山仙岛的意境,也符合我国古代“一池三山”的造园理念。谐趣园知春堂楹联“十洲烟景四时花”和玉带桥的对联“地到瀛洲旱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明”就点明了“三岛十洲”的神化题材。   颐和园内的楹联匾额大都出自清朝历代帝王或贵族官僚之手。虽然自康乾之后,晚清帝王的汉学修养和文化层次普遍不高,而官宦所题又不可能摆脱“梵天乐土”,“君权神授”以及对帝王的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祥兆瑞应、粉饰太平之意,但不妨碍我们将其作为探究颐和园这座中国园林艺术宝库的一把钥匙。 颐和园内几处重要景点的楹联匾额与植物配置分析   (1)玉澜堂 由东宫门入颐和园,玉澜堂是一处重要的游览景点。玉澜堂原为清漪园旧名,公元1860年为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6年重建,后为光绪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成为软禁光绪的地方。   主殿挂“玉澜堂”匾额,顾名思义,此处的植物种植当以玉兰为主。玉兰的种植配置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又密切相连,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玉澜堂的玉和西府海棠、牡丹、桂花共同配置栽植,取自“玉堂富贵”之谐音,暗寓帝后身份的高贵,大清江山的国富民殷。主殿楹联“诸香细裛莲须雨,晓色轻围竹岭烟。”则描写了夏日昆明湖中荷花香气扑面而来,竹林晨雾轻轻聚敛的景致,这些痕迹于今也能见到。   玉澜堂东配殿悬匾额为“霞芬室”。“霞芬”二字出自班固《终南山赋》,同样是对于荷花香气的描绘,这与西配殿“藕香榭”匾额可谓异曲同工。由此可见,除了在庭院内广植玉兰外,附近昆明湖水域内的大片荷花产生的嗅觉效果,对于玉澜堂的植物景观的构建,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关资料显示,玉澜堂景点内夕阳楼下层西向曾有楹联曰:“锦绣春明花富贵,琅玕画静竹平安。”由此判断,夕阳楼附近,当年曾有竹丛和牡丹,楹联对于植物景观修复的重要资料价值,可见一斑。   (2)宜云馆   宜云馆由乾隆命名,原意即宜于藏书读书之馆,晚清主要是由光绪皇后隆裕居住。宜云馆内有关植物的楹联颇多,如主殿楹联:“绕砌苔痕初染碧,隔帘花气静闻香”;道存斋西向楹联“绿树成荫环曲径,朱栏倒影入清池。”近西轩东向楹联:“千条嫩柳垂青琐,百啭流莺入建章。”这些楹联所反映的苔痕、绿竹、嫩柳等植物,在今天的宜云馆内都有所体现,且均为骨干树种,例如宜云馆入口处两侧的竹丛,可谓情景交融,形成一种清新素雅的意境。   (3)德和园   德和园是慈禧看戏赏乐的一处重要的娱乐场所,由大戏台、颐乐殿、后照殿等组成。院内松柏参天,又不失芍药、紫薇、连翘、榆叶梅等象征富贵的植物。此情此景,正应了颐乐殿外柱那对楹联:“松柏蔼长春画图集庆,蓬莱依胜境杰构灵光。”   (4)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内最重要的景点之一。乐寿堂原为乾隆时期清漪园建筑,建于1750年,乾隆为其母六十寿辰所修。乾隆《乐寿堂诗》云:“……宁寿乐寿堂,原可同斯义。然没责以实,景诚萃此地。俯湖未波澜,种树已苍翠。……”,可见其为“乐寿”二字煞费苦心,也足见乐寿堂依山傍水的地域性景观优势。乐寿堂后为英法联军所毁,于光绪十三年重修,如今匾额为光绪所书。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的寝宫,亦有养老归政之意,所以此处楹联、匾额多为奉承之作。   乐寿堂植物配置的骨干树种是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也随处可见。乐寿堂后院的紫玉兰树龄超过200年,为乾隆时引种。每年初春,前院玉兰花开,玉盏倒挂,洁白芬芳;后院紫红辛夷(紫玉兰),花冠群芬,富丽堂皇的乐寿堂浸润在浓浓花香之中。东殿西向匾额“舒华布实” ,寓意“玉堂富贵”,象征荣华富贵。此匾明指花木,实寓大清室的昌盛。   (5)乐寿堂之扬仁风   扬仁风是位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