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猪黄脂病和黄疸病的鉴别诊断.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黄脂病和黄疸病的鉴别诊断 更新:2013年05月16日 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我要评论(0) 作者:佚名 分享到: QQ空间 百度搜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   猪黄脂病和黄疸病的鉴别诊断   1、猪黄脂病的概念   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欲称“黄膘”,有的又称为黄脂肪病或营养性脂膜炎。在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   2、猪黄脂病病因   诱发猪发生黄脂病的原因主要有2种:一种是病理性的,称为黄疸,有实质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的区别,其病因是由猪锥虫病、焦虫病或钩端螺旋体侵入机体,引起机体内大量溶血,发生中毒和全身感染,胆汁排泄出现障碍,使大量胆红素排入血液,将全身各组织染成黄色,造成黄疸肉。这里主要讨论饲料因素形成黄膘的原因。   2.1 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   若饲料中全部或部分为鱼或其副产品(鱼肝油下脚料,比目鱼和鲑鱼的副产品最危险)、鱼粉、蚕蛹粕和油渣、油糟类、米糠、玉米、豆饼、亚麻饼、蝇饲料等高脂肪、易酸败原料,在饲喂量超过日粮的20%且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者生育酚含量不足的情况下,使机体内维生素E的消耗量大增,引起机体内维生素E相对缺乏,加上其他抗氧化剂不足的共同作用,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并使脂肪组织形成一种棕色或黄色无定性的非饱和叠合物小体,促使黄膘产生。   2.2饲料中含有色素含量高的原料   如紫云英(草籽)、芜青、胡萝卜和南瓜等,这些原料中胡萝卜素和叶红素含量较高,在体内代谢不全引起黄染。另外,如果原料商卖出的原料本身就是染色的,例如染色搀假棉粕、柠檬酸渣、假DDGS(豆粕替代品,用玉米皮、尿素和黄染料制成)等,猪吃这些原料作成的饲料,染料会沉积到脂肪上,变成黄膘。   2.3饲料中添加了导致产生猪黄脂病的药物   如磺胺类和某些有色中草药,在使用时间较长或没有经过足够长的休药期便屠宰,会造成猪胴体局部或全身脂肪发黄。   2.4饲料霉变   当给猪喂了感染黄曲霉的饲料,如玉米、花生等,死后剖检会发现全身脂肪呈淡黄色。“变异”的预混料在仔猪阶段会给猪的机体造成伤害,再加上原料霉变会使油脂氧化,气温升高和饲养期加长等因素使部分猪“中标”产生黄疸。   2.5饲料添加剂配方或生产工艺不合理   高铜的配方可使饲料中的油脂氧化酸败导致黄脂。发生黄脂的饲料几乎都在使用高铜!实际上高铜本身并不会导致黄脂,而在于高铜本身的催化氧化作用,铜的使用主要与类抗生素作用有关,在维生素E添加量可有可无处于临界状态时,高铜导致饲料氧化加快,加大了维生素E需要量,尤其在湿热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一般条件下,30℃维生素E与饲料硫酸铜混合存留时间约为3   d,损失过半;而湿润条件下,这种损失更快、更明显,这是调质(对颗粒饲料制粒前的粉状物料进行水热处理的一道加工工序)制粒的饲料更容易导致黄脂的主要原因。   如果饲料生产线通风不良(尤其是玉米粉碎系统),在玉米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和水蒸气,就会凝结在粉碎玉米的表面,导致玉米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或者配合料从生产到使用时间间隔长,引起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全价料在高温、高湿的季节,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发生酸败,而酸败的脂肪可以形成黄脂;另外,变质的淀粉导致胆汁外泄,形成黄脂,实际雷同于黄疸;调质制粒时遇到高温和高湿,并在铜的参与下,这种黄脂变化会更为迅速。   3、发病机理   猪黄脂病病变其主要特征是脂肪组织明显发炎,“蜡样”色素沉积到脂肪细胞中。脂肪组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生成蜡样质,据报道:蜡样质为2~40μm的棕色或黄色小滴或无定形小体,不溶于脂肪溶剂,在抗酸性染色中呈很深的复红色,正是这种抗酸色素才是使脂肪组织变黄的根本原因。而维生素E这种抗氧化剂只能阻止或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作用,促使脂肪细胞把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贮存脂肪,当喂饲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缺乏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增强,蜡样质在脂肪组织中沉积加快,脂肪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脂肪变黄形成黄膘肉。   而黄疸病则是由于动物机体发生大量溶血性疾病、某些中毒和传染病,导致胆汁排泄发生障碍,致使大量胆红素进人血液、组织液,将全身各组织染成黄色的结果。 4、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特点   该病的临床症状不够明显,大多数病猪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衰弱,被毛粗糙,增重缓慢,结膜色淡,有时发生跛行,眼有分泌物,黄脂病严重的猪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低色素性贫血的倾向,个别病猪突然死亡。剖检可见体脂呈柠檬黄色,骨胳肌和心肌呈灰白(与白肌病相似),变脆;肝呈黄褐色,脂肪变性明显;肾呈灰红色,横断面发现髓质呈浅绿色;淋巴结水肿,有出血点,胃肠黏膜充血。   5、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