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与大瓮——从寓言看出的古代各民族的关系.docVIP

铜牛与大瓮——从寓言看出的古代各民族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牛与大瓮 ——从寓言看出的古代各民族的关系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长诗《爱经》里写道:“……法拉吕斯也叫人把残忍的珀里吕斯放进铜牛中烧死;不幸的发明者以自身的鲜血浇灌自己的成果……”关于珀里吕斯的故事情节如下:法拉吕斯本是古希腊的一位国王,珀里吕斯帮助他发明了一种刑罚,即把人放入一个铜质的牛形容器里烧死;显而易见,这种刑罚是如何残忍的。但是故事并未结束,残酷的法拉吕斯为实验这种刑罚,将珀里吕斯用上述诗中的方法处置了。 读到这里,读者一定会对法拉吕斯的行为十分愤慨。请读者先不要作评论,关于这篇寓言古人自有看法:先看看奥维德的后文:“……那些发明杀人工具的人们,我们就用其发明物来处死他们,那是最公正不过的……”同时还援引同样意旨的例子:“……据说,埃及曾经缺雨,没有雨水种地,一连经历了九年旱。忒拉修斯去见波希列斯,说:‘只要他浇上一个异乡人的血,便可另宙斯息怒。’波希列斯说:‘你就做第一个献给宙斯的牺牲者好了,你是异乡人,你就把雨水带给埃及吧。’……”而波希列斯和忒拉修斯也是同样被作者当作反面人物。当时人的看法应是,珀里吕斯就是那种罪有应得的人的典型,他的死就是作茧自缚;而上述这些资料都可以作为当时人持有这种立意的证据。 既然点出了这个故事的立意,那读者就请注意了。读者不妨留意一下它是否和其他故事有相似之处。实际上,中国古代既有这样的寓言。详见《资治通鉴》,故事大意即是说唐朝时政府为了处死官员周兴,没有直接处死,而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他询问一种惩治罪犯的刑罚,周兴当场既说:“……取大瓮,以炭四周灸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而随后不久,他就因为看见了自己将会进去的大瓮和拷问自己的人而“诚惶诚恐”。这就是“请君入瓮”一语的来历。这虽然是个历史故事,但在民间也作为寓言。其立意及其与上个寓言的关系,我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以上都是为照应本文大标题的,而既然本文的小标题是中心,那就应该重点探讨古代各民族——现在主要是中国和希腊文化的关系。我先提出一个命题,即这两篇寓言的类似之处就是古代中国和希腊文化的关系的一份证据。这个命题是对是错,读者且作理性分析。读者也许会认为我这是奇谈怪论,认为我只是为了迎合人猎奇心理才写作这篇文章,那就请不要这么说。至于写作目的,下文还有介绍。 关于这两篇寓言类似的原因,学者可以归咎为偶然事件,即不符合可然律与必然律的;心理学家可以将其理解为超心理学现象,那不是我的研究范围;普通人尽管将它满足猎奇心理;而我则更愿意用它说些更深层的东西。我认为这两篇寓言类似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不同地方人之间交流的结果,因为我相信古人有能力长途跋涉而把一个地方的资料带到另一个地方,信息可能是有人会从希腊和中国之间往返,抑或像接力赛一样由多个地方依次传播。反对它的人也许会用古代人的生产力低下为由驳斥它;那我也会将古人坚韧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以至于作为人的最佳性格的勇敢作为我的论据——这些特点现在人可是不如古人的;正反两方面观点可都同样是客观条件。尤其勇气这一概念,我则更愿意强调它对于人的重要性。 古代各民族的交流程度一定比现代人想象的要大得多,我提这个例子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我认为不同民族毕竟也不是容易出现相似的寓言的,更何况关于这类例子还有的是:比如《圣经》里达伍德(即大卫)断案的故事和中国的一个寓言(见萧绎《金楼子》)的相似,有些学者观察的《伊索寓言》的故事和中国或印度的寓言的类似(见其他学者已考证的资料),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德国格林兄弟整理的童话(即《格林童话》)的相同篇目的惊人类似就更能照应我的说法了。这些资料学者都可以查到。距离中国很近的大夏古都蓝氏城的遗址中的文物就能证明希腊人和印度人一定频繁交流过,这些信息也是因证据确凿而不能被否认的。再有,中国古代史书(中国古代的纪传体正史里都有外族的列传)里也有很多关于外族历史的真实记录,中国古人看过外国古书也就不算什么了;同样,各国的古代史书都会记述其他民族的历史。总之,对于我自己的观点,我还是有很大信心的。 如果有人忽略我这篇文章的价值,我倒不会在意;但我还是希望人们能听从我的想法。普洛科比怕人们将自己当作诗人,因为他是历史学家;而我也怕人们无视我的观点。至于写作目的,来俊臣用没用舶来的方法拷问周兴不是我感兴趣的;我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此证明,生产力低下的人的能力也应该是很强的,毕竟,仅仅情感和理性完美的人就是能创造奇迹的。 作者congyaozong@163.com 4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