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监测与多重耐药菌管理-课件.pptVIP

细菌耐药监测与多重耐药菌管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管理处 细菌耐药监测与多重耐药菌管理 主要内容 耐药监测结果 1 细菌样本送检 2 多重耐药菌管理 3 一、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细菌耐药监测 1 2 临床的需要(经验用药) 3 科研的需要(新药研发、耐药机制) 政策的需要(法规指南) 我院2010-2012一季度细菌构成 2010年 2011年 2012一季度 大肠埃希菌 367 322 63 铜绿假单胞菌 290 292 48 克雷伯菌属 186 174 28 鲍氏不动杆菌 157 253 37 肠球菌属 177 145 21 CONS 176 168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 76 128 22 流感嗜血杆菌 72 59 9 肠杆菌属 68 80 3 变形杆菌属 48 52 6 白假丝酵母 250 242 111 其他细菌 375 401 97 合计 2242 2316 461 2010-2012一季度检出率前7位的细菌 2010年 2011年 2012一季度 第一位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 白假丝酵母 第二位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第三位 白假丝酵母 鲍氏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第四位 克雷伯菌属 白假丝酵母 鲍氏不动杆菌 第五位 肠球菌属 克雷伯菌属 克雷伯菌属 第六位 CONS CONS 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七位 鲍氏不动杆菌 肠球菌属 CONS 2010年各科室主要检出细菌统计表 2011年各科室主要检出细菌统计表 2012年一季度各科室主要检出细菌统计表 正确看待耐药监测报告 1 2 由于受标本送检或分布不平衡、标本采集不规范、检验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影响,造成耐药率比实际偏高。 3 参考国外耐药监测资料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时需结合我国国情。参考本地区耐药监测数据需结合个体试验结果。 耐药监测数据是基于临床感染病例(主要为住院病人), 而非健康人群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可能与常规经验性用药的有效率存在差异。 二、细菌样本送检 2010-2012一季度细菌送检样本构成 2010年 2011年 2012一季度 送检样本 送检数 构成 送检数 构成 送检数 构成 痰、咽拭子 3982 34.9% 4384 35.3% 1272 42.6% 尿液 3501 30.7% 3701 29.8% 825 27.6% 分泌物 1604 14.1% 1926 15.5% 428 14.3% 粪便 838 7.8% 780 8.9% 130 7.8% 血液 890 7.8% 1109 8.9% 233 7.8% 胸腹水、脑脊液、胆汁 305 2.7% 332 2.7% 63 2.1% 其它 276 2.4% 185 1.5% 36 1.2% 合计 11396 12417 2987 关于血培养的一些概念 菌血症患者多数为间歇性,病原菌是周期性出现在血液中,随之无细菌时期。不管临床症状经历的严重程度,但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水平相当低,据此要求临床多次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培养,但24h内一般不超过3次,成人每次血量10 ~ 20ml,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⒈急性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细菌性肺炎和肾盂肾炎发热患者,应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做2次血液培养(应在抗生素治疗前完成),分别接种于各种培养瓶内,立即运送到实验室,置于孵箱内培养。 ⒉疑似心内膜炎患者 ⑴急性病例,在抗生素治疗或改变前1 ~ 2h,从各个不同部位采血3次做血液培养。 ⑵亚急性病例,第一天24h内,相隔1h连续采集3次血标本培养,若24 ~ 48h全部阴性,再采集2 ~ 3次血标本培养。 ⑶若已经抗生素治疗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次血液标本。 ——节选自《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P.738 血培养简介 血培养- 临床实验室用以侦测败血症的重要实验 细菌和真菌可通个多个部位进入血液 血管 (19%), 生殖泌尿道(17%), 呼吸道 (12%), 肠道和腹膜 (5%), 皮肤 (5%), 胆道 (4%), 腹内脓肿 (3%), 其他已知和 (8%) 和未知部位 (27%). 临床表现分为一过性菌血症(transient), 间歇性菌血症(intermittent)或持续性菌血症(continuous). 菌血症形式 细菌数/ml血 1、一过性(瞬时性) A、拔牙 2、间歇性 A、肺炎球菌性肺炎 B、阴性菌败血症 C、腹内疡症 3、持续性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皮肤消毒和预防血培养污染 Several studies comparing these disinfectants have been published, from whi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