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论文:系列丛书《名家教你读医案》内容简介-课件.pptVIP

医学信息学论文:系列丛书《名家教你读医案》内容简介-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系列丛书《名家教你读医案》内容简介 ——宣明往范,昭示来学” (江厚万?中国科技开发院芜湖分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1. 博采众家,力求新全 该丛书分为6辑,共收录解放后尚健在的现代中医名家98位,包括国医大师20位(首批17位,第二批3位),载医案1359则,评述962条,总字数达173万5千。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病证系统同时从治法、经方、时方角度统一编排。 2. 聚焦一点,彰显特质 我们在撰写时就采取了这样的写法:针对医家们对一味药或一类药、一处方或一类方、一治法或一类法、一种病或一类病的独到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钩沉解读,深入发掘,如丛书第1辑中“巧配大黄夺天工——殷子正用大黄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借力百花疗百病——傅宗翰用花药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妙用四逆系安危——吴佩衡四逆汤类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等,由此既可避免横向诸多名家医案内容上的交叉重叠,又可避免纵向名医自身学术内容散而无统、淹没特质的弊端。 3.衷中参西,切合临床 现代中医临床对所有疾病的诊断已广泛采取中西医并举,互相参合的双重诊断模式,这是历史的必然,无可厚非。但决不允许以病统证,从病弃证,而应采取“辨证不昧于病又不惑于病”。如第6辑所录的军中中医名家“陈树森经验方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中所载的气管炎方、哮喘方、胃炎方、溃疡病方、慢性肠炎方、催乳方、回乳方、小儿厌食方;沪上近代中医名家“陆南山眼病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所载的慢性结膜炎案、重症肌无力案、视神经萎缩案等,均可视作中医临床病、证结合之模式,西医“病”的确诊与中医“证”的辨析有机结合,可视为衷中参西的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实用、明了的临床经验与学术见解,或许能令读者受益、掌握。 4.以案注案,迎接拷判 案1:徐男,58岁,本省宿州市萧县农民,2011年4月21日初诊。慢性咳嗽20余年,诊断为“水气证(水气凌心射肺,泛溢肌肤,停聚胃肠)”西医诊断:心衰(重度);肺部感染 。急予大剂真武合苓桂术甘汤加芪参苈(其中制附子30克,生黄芪100克,葶苈子20克)温阳益气利水,标本兼治,5剂;第5天晨7时开始周身水肿全退,仅双足仍肿,体重减5公斤,第6天体重又减4公斤,中药原方附子改为50克,5剂。第7天 体重又减1公斤,双足肿胀略减。第8天晨起双足肿胀亦全消,临床痊愈出院(第3辑?谛思南阳擅经方) 案2:杨男,46岁,本市工人。2006年7月3日初诊。患者妻代诉:纳差、乏力、尿黄半年,便秘、烦躁、神志恍惚20天,加重3天。今年2月10日在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诊断:乙肝肝硬化伴肝右叶多发性占位。综合参酌,证属承气证(阳明腑实证),西医诊断同前,补充诊断:肝脑综合征。拟增液承气汤加味:生大黄(后下)60,枳实15,厚朴10,赤芍150,生白芍50,生地50,玄参30,生白术50,茵陈30,生苡仁50,7剂,1剂/日,煎服。 7月11日二诊,自行步入诊室,笑容满面,对答如流,行动自如。述服中药3剂后排便盈盆,顿觉神清气爽,索食狼咽,服完7剂,判若两人。原方略事增减,再予7剂。 7月24日诊,停药已5天,昨起又见烦躁,今晨起语无伦次,击掌而歌如前,遂来复诊。因病重,故收入院治疗。住院3天,病情稳定出院。(第4辑?愈肝良方出仲景) 案3:唐女,37岁,本市3沈巷镇人,2004年6月20日初诊。因第3次流产后在福州就医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诊。证属宫腔瘀血,拟清瘀助孕安胎法,丹参、当归、熟地、升麻、香附、炒白芍、仙茅、仙灵脾、生黄芪、茯苓、乌药、大枣、丹参、炙甘草(中药颗粒剂),10剂后恶露净,体质渐复,续服2月受孕,妊娠期间常见阴道微量出血,仍以颗粒剂原方出入,间断服用至分娩,9个月后生一男婴。分娩时接生医生发现其胎盘烂如腐肉,色暗,不完整。随访至今,儿发育生长良好,体格健壮。(第5辑?博极医源擅妇科) 案4:王女,38岁,本市邮局工作人员,感冒后喑哑5天,渐重。以自拟清咽散(参照王凯主编《新编中药现代临床手册》):蒲公英、连翘、银花、桔梗、玉蝴蝶、菊花、薄荷、生甘草,比例为4:4:3:3:3:3:2.5:2.5,打成散剂,取适量,沸水冲泡,当茶饮。翌日患者喜告症减三成,第4天又告几愈,嘱继续服10天以资巩固。患者及家人齐叹:中医真神奇!(第6辑?集创良方祛百病) 纵观任何一部质量上乘的医案类著作,无一不是夹论夹案,或边论边案,或以论附案,其目的均在于以案证理。(刘更生主编?医案医话医论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 5.以案证论,直抵中医学理 如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第2辑?砥柱中流护岐黄)有关中医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