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古诗词鉴赏(15套)考点定位与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古诗词鉴赏(15套)考点定位与解析汇编汇编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 (四川卷)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答案】请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 (湖北卷) 考查内容 : 宋诗 (欧阳修)考点定位:1.意象与时空变化 . 2.炼字与作者感情 卷中位置 : 第三大题14小题1-2 分值量化:8分(4+4) 答案解析:详见 36 页 *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 (湖北卷)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答案】(1)(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4分)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 (湖南卷) 考查内容 : 唐诗(张说) 考点定位:1.文学常识 . 2.作者感情 卷中位置 : 第三大题10小题1-2 分值量化:8分(2+6) 答案解析:详见 39 页 *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 (湖南卷)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2分) 答:春江花月夜??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6分) 答: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 2015年语文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题(15套) 考点定位与解析汇编 编辑整理:吉林省扶余市二实验语文组 王明岱 * 2015年语文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题(15套)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