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石与地貌
*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塑造陆地骨架(高原、山脉、海沟。。。) 板块运动 侵蚀、搬运、堆积 地貌类型 岩石与矿物 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成因: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六大板块名称及位置 板块运动的形式 结果 基本内容 :岩石圈被划分为六大板块 碰撞和张裂 消亡界和生长界 海陆碰撞 1.海岸山脉、岛弧、海沟 陆陆碰撞 2.高大的山脉 3.裂谷和海洋 (俯冲带) 典型例题 2010年学业水平考 9.从板块构造理论来看,与喜马拉雅山脉有关的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6.下列地貌中,因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 2012年学业水平考 B B 典型例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事故。2011年6月13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了里氏6级地震。 2011年学业水平考 26.日本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的交界处;这里的板块边界类型属于__________边界;图中A板块是_____板块,它与B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_________边界。 28.板块活动不但导致了地震活动,而且与海洋岛弧和许多海岸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如图所示,新西兰东面的C板块与B板块碰撞,C板块由于密度大、位置低,向B板块之下___________,B板块受挤压__________,伴随着大规模的火山和岩浆活动,形成了新西兰诸岛。 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成因: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六大板块名称及位置 板块运动的形式 结果 基本内容 :岩石圈被划分为六大板块 碰撞和张裂 消亡界和生长界 海陆碰撞 1.海岸山脉、岛弧、海沟 陆陆碰撞 2.高大的山脉 3.裂谷和海洋 4.地震与火山 (俯冲带) 地震 成因: 要素: 震级与烈度: 地震带: 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某板块与某板块碰撞 震级、烈度、震源、震中、震中距 震源深度、地震波 V纵波>V横波 *简述地震预警 原理 一次地震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30N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 两大地震带、三大板块交界处 火山 成因: 火山带: 类型: 板块俯冲带 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 东非及红海沿岸、洋底火山带 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与人类的关系: 弊:是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 利:地热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火山灰会形成肥沃 的土壤 典型例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事故。2011年6月13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了里氏6级地震。 2011年学业水平考 27.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叫_____________,6月13日新西兰地震与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相比,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_______________倍。日本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级 27000 震级大,破坏力强;引起次生灾害(核泄漏、海啸) 1.主要的地貌类型 流水地貌 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风成地貌 黄土地貌 在我国的分布 长江、黄河等 云贵高原 沿海地区 西北内陆——新疆、青海 黄土高原——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侵蚀、堆积 上游(侵蚀)——多峡谷 中游(侵蚀、堆积)——多曲流 下游(堆积)——三角洲平原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海蚀崖、海蚀柱、沙洲等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 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 →流水侵蚀 2.地貌与经济建设 千沟万壑 1.主要的地貌类型 流水地貌 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风成地貌 黄土地貌 在我国的分布 长江、黄河等 云贵高原 沿海地区 西北内陆——新疆、青海 黄土高原——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2.地貌与经济建设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中下游——航运 港口建设在侵蚀一岸 土层薄、肥力低;地形崎岖 不利于经济建设 海蚀地貌——深水良港 土层深厚、肥力高;水土流失严重 典型例题 2010年学业水平考 15.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叙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适合建造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利于大型船舶停靠 C.坡度超过25°的山坡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D.黄土地貌区不适合农业耕作 C 11.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中首篇的撰写日期(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