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音韻學3.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語音韻學3ppt课件

中古音的構擬 1 古人寫詩講求押韻,聲母是不重要的。雖然在魏晉後期已經有韻書,但聲母一直不受注意。 2 到了唐代,一個叫做守溫的和尚,發現漢語有三十個聲母:;唇音;三十六聲母 1 宋人(12世紀)在守溫的30聲母上,加上輕唇的“非敷奉微”,濁音的“床”和次濁的“娘”,並按照梵文字母的次序重新安排清濁如下: ;五音 \ 清濁;三十六聲母的音值 1 一般的構擬是一個字母一個音值 2 爲了在反切上容易學習,學者對中古音做了一些擬音,下一張是丁聲樹、李榮的擬音。 3但是我們認為36可能只是個“幸運數字”。唐代能分的音宋代已經不能分,但仍然保留。再下一張是一個簡化的擬音, “”前面是唐代的發音,以後是南宋以後的發音。 ;;見 k;見 k;元代北方聲母 1 《中原音韻》(周德清,1324) 2 濁聲母清化,原來的濁聲母按照平仄,分派到次清(送氣)或者全清(不送氣)聲母去,疑母大部份合併到零聲母(有人說還有些保留鼻音聲母)。由於10個濁音聲母消失,聲母數量大量減少到21個(假設疑母還有保留)。;見群仄 k;明初官話聲母 1 《韻略易通》(蘭茂,1442) 聲母跟元代北方沒有什麽大的差異,但疑母徹底消失了。二十個聲母用《早梅詩》代表: 東 風 破 早 梅 向 暖 一 枝 開 t f p’ ts m x n 0 t? k’ 氷 雪 無 人 見 春 從 天 上 來 p s v ? k t?’ ts’ t’ ? l;現代北京聲母 聲母跟明代官話有一定的差別: 舌葉音變成捲舌音,知照組和日母的音值改變: t? t?’ ? ? t?, t?’ ? ? 見組、精組聲母在細音前變成舌面音,比元明聲母多了一套:k, k’, h / ts, ts’, s t?, t?’, ? 微母由v變成零聲母,與影喻的合口字合流,少了一個聲母。加起來是22個聲母。 ;幫並仄 p;普通話聲母的中古音來源 I 前面說過,聲母來源是跟聲調有關係的,陰平、上聲的字幾乎沒有濁聲母的來源。例外字是近兩百年北京話演變的結果。 2 m, n, r, l 只有一個中古來源(明泥日來) 3 大部份的聲母都有兩個中古來源。f有三個來源,舌面、捲舌組有四個來源。 ;五音 \ 清濁;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 (I 聲母) 1 北京話的前身是中古漢語?? 2 三十六聲母演變為今天普通話的22聲母,其中主要是: (a)“濁音清化”:即是濁音全部消失了,變成今天的清音。其中全濁聲母在平聲變成送氣,在仄聲變成不送氣。擦音濁聲母則全部變成同部位的擦音。 (b) 知莊章合流:三組合併變成捲舌音。;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I) (c)聲母脫落:次濁聲母的“疑微”絕大部份脫落了,變成零聲母。(疑母有幾個字變成n聲母)。 (d) 聲母顎化:見組的g,k,h和精組的z, c, s在i, ü之前,顎化為j, q, x。 但總的來說,普通話保留中古漢語的聲母的成績還是不錯的。;現代漢語聲母與中古音的關係 (Ia) 濁聲母清化 ;現代漢語聲母與中古音的關係(2) ;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 (Ib)聲母顎化 ;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2) ;現代漢語與中古音的關係 (II 韻母變化) 1 中古十六攝中,“果假遇蟹止效流”沒有入聲, ;中古韻攝(開口) 中古發音;中古韻攝(開口)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韻攝(開口) 中古發音;中古韻攝(開口)非入聲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韻攝(開口)入聲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韻攝(合口);中古韻攝(合口);中古韻攝(合口)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韻攝(合口)非入聲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韻攝(合口)入聲 普通話發音紅色表示見系,藍色表示捲舌,紫色表示唇音;中古聲調發展 1 中古只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2 北方話把中古的平聲按照清濁分為陰陽,中古上聲的清聲母和次濁聲母變成上聲,中古上聲的濁聲母變成去聲(濁上變去),中古的去聲也是今天的去聲。 3 中古的入聲瓦解了。濁聲母入聲字歸了陽平,但聲母不送氣。次濁聲母入聲字歸了去聲。清聲母字規律不明顯,但主要是根據送氣不送氣分別歸入去聲和陽平。;普通話今調與中古聲母的關係 (字體大小表示來源的多寡,少於20%不標);元代北方韻母 1 大部份開音節韻攝(果假遇蟹止流效)音值變化不大。 2 止攝在精組和照組聲母後轉為舌尖音或者央元音。 4 入派三聲:清入歸上聲,次濁歸去,全濁歸陰平,跟今天的冀魯官話相同而跟北京官話有一定差別。;元代北方韻母 1 大部份開音節韻攝(果假遇蟹止流效)音值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