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的静谧,文人的精神.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斋的静谧,文人的精神

32 雅昌讲堂 书斋的静谧,文人的精神 ——雅昌艺术讲堂走进北京百年讲堂畅谈中国书房文化 文/马晶晶 出版事业部 悠悠五千年,中国书房凝结着一抹特殊的情怀: 永和九年那一啜春,书圣挥洒天地之间,中国式的审美从书法开始; 永和九年那一缕香,书房中言谈对弈、独处观心,心手之间,文化代代传承; 永和九年那一弦韵,中国书房的空间格局,萦绕着古典文明的韵律; 永和九年那一场醉,纵谈古今、心怀天下,畅快淋漓尽风流。 9 月 23 日晚,由北京雅昌艺术图书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会议中心联 合打造的“中国书房文化——永和九年的那一啜春”在北京大学百周 年纪念讲堂拉开帷幕。永和九年的那一啜春,在活动现场药香的世界 里倾听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卓凡教授关于中国书房的畅想。 卓凡教授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从“达 芬奇密码”到“中国书法”,从“书圣情怀”到“中国式审美”,从“画 境”到“禅境”,从“陈设”到“格局”,透过一个个不同的视角, 来展开浸透于传统文化精髓的关于中国书房的畅想。 本期艺术课堂突破了传统的讲座形式,以舞台场景演绎的方式,通过 “书”“香”“琴”“舞”四个篇章,使整场讲座以更为立体饱满的 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柔和的灯光暖暖地洒向舞台,透过薄纱般的帷 幔,朦胧可见其后抚琴而坐的古琴老师,卓凡教授的千年畅想也在这 33 雅昌讲堂 古雅轻灵的悠悠乐声与绵绵蔼蔼的氤氲香韵中绵延开来。 强调,书画、工具、用具、家具等各种器与物,包括作为物质载体承 载的文字,历史传承下来的图书画卷,都能展现中国当代的文化。 谈到文化的传承,卓凡教授讲道,我们的文明传承了 5000 年,永和 九年那一缕香一直在我们心中缭绕。中国历代名流雅士以“天地有大 书房就是一个以各类经典器物为主的建筑空间,是用各种造型精美、 美而不言”的胸怀表达艺术情操,以“真、善、美”弘扬谦和之仪。 寓意高雅、内涵深厚的器物构成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型生态环 而藏有一方书架的中国书房究竟为什么会得以传承,卓凡教授给出了 境,器物传达的是当代的文明与文化。 一个答案——书房是与孩子交流心灵的地方;是和知己讨论审美的一 隅;是在茫茫书海偶得的地方;是能专心看古察今的圣殿;是跟自己 在崇尚诗文才学、文耕笔伐的古代中国,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 内心对话的空间。因此,书房应是宅邸中最高雅的居所,能营造出浓 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为自己营造的一个书香沁心、笔墨遗兴、诗文 郁的文化氛围和不俗的闲雅情调。 销魂的理想空间。书房文化蕴涵了深厚的人文气息、浓郁的时代特征 以及独特的地域风貌,它们与书斋的静谧交相辉映,寄托着文人的精 说到书房文化,就不得不提与其密切相关的器物文化,所谓无器不成 神诉求,逸散着传统文化的幽香。 书房,器不佳则书房不雅。书房重器首选古琴当之无愧,琴是正声与 雅乐的代表,以其清和中正的音乐品格合于传统文化精神。卓凡教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