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启超报章体散文的艺术风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梁启超报章体散文的艺术风格.doc

浅析梁启超报章体散文的艺术风格   摘要:作为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不仅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也是出色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舆论宣传家。同时,也是近代“新文体”的杰出代表,是一位驰骋政坛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报章体散文,这些文章因在政治思想上大胆倡言改革,扬展着前所未有的不拘与酣畅的情感言说,而受到广大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的追捧称赞。本文拟对梁启超报章体散文的艺术风格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梁启超;报章体;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00-01      作为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不仅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也是出色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舆论宣传家。同时,也是近代“新文体”的杰出代表,是一位驰骋政坛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从1895年主持《中外纪闻》开始,梁启超就把散文的改革同政治活动紧密结合,创作了大量的报章体散文。这些文章,不仅因在政治思想上大胆倡言变革而赢得了广大进步知识分子及爱国人士的欢迎,而且因其扬展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拘一格、通俗酣畅的情感言说而受到读者们的追捧称赞。梁启超的文字涌动着一种魅力,一种语言的魅力,一种情感的魅力,一种思想的魅力。本文拟对梁启超报章体散文的艺术风格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9世纪末的中国陷入政治秩序和文化取向的双重危机,变革社会政治、文化秩序的要求日益兴起,政论报刊成为一种引人注瞩目的现象。1896年,梁启超成为《时务报》主笔,从《变法通议》一文的发表,不难看出梁启超报章体的风格特质。从《清议报》到《新民丛报》,梁启超发表了大量新型的散文,如《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论不变法之害》、《新民说》、《论自由》、《论进步》、《说希望》、《济济多士》、《奴隶与强盗》、等,堪称“文体革命”的代表作。梁启超的笔底波澜,生发出具有猛烈震撼力的政论文,在民族危亡,社稷飘摇的年代里,掀起了强劲的“梁氏旋风”。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这样鞭辟入里地评价自己的新体散文:“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明快畅达的语言可以说是梁启超新文体散文显著的特色。梁启超是位驾驭语言的大师,他以平易畅达的语言说情达理,以急促地的笔法推进情感的抒发。简明奔放的文风加上急促喷涌的方式,表现出感情浓烈,气势磅礴,论理透辟,高昂壮阔的独特风格。现举《少年中国说》的一段,以窥测此语体之大概:“……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浅近明快的语言承载着丰沛的情感,很能激荡人心,正有如梁启超所言的“大叫一声或大哭一场,或大跳一阵”、“奔迸”的一泄无余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如果说语言是文章成败的关键,那么喷薄欲发、奔放激荡的情感便是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撑。“笔锋常带情感”,是梁启超对所作散文的自我评价。好的文章往往因其具有触动人的心弦、可产生情感的共鸣而倍增说服力。梁启超生活的时代是个动荡不安、矛盾重生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思考、探讨的时代。面对着西方蜂拥而至的政治思想,面对着变动不居的时局,面对着民众求知若渴的心理,面对着苍生的不安与恐惧,梁启超担着强烈的责任感、屈辱感,他所做的文章是心灵深处的思考,是发自肺腑的呐喊,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无不毕现于读者面前。文章中洋溢着浓烈的情感回流,似奔腾的大河,“慷慨论天下事”的雄壮气魄,如不息的火焰。《呵旁观者文》的开头就发危言耸听、惊世骇俗的议论:“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矣,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若是者,谓之阴险也不可,谓之狠毒也不可。”文章所论不免偏激,但梁启超直言不讳,大声疾呼,表现出了对于“旁观者”的极度仇视与痛恨。正可谓“雷鸣怒吼,恣睢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时或哀感曼鸣,长歌代哭,湘兰汉月,血沸神销,以饱带情感之笔,写流利畅达之文,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竟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吴其昌:《梁启超》第28~28页)不管是昂扬磅礴,淋漓酣畅的《少年中国说》,还是沉痛总结维新运动教训、剖析各色维新者脸谱的《维新图说》,或是鞭斥置民众于水火、造成空前民族灾难的反动统治者的《知耻学会叙》等等。这些文章无不喷涌着似火的政治热情。澎湃激荡的抒情文字洋溢着感人的诗意,跳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