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当代建筑玻璃艺术.doc
浅谈当代建筑玻璃艺术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玻璃在装饰技法方面的变革,结合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鉴析,试图解读现阶段建筑玻璃艺术的审美情感。在当下建筑玻璃艺术在国内蓬勃发展之际,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们这方面的创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建筑玻璃 装饰技法 变革
提到玻璃,人们最容易联想到五光十色的建筑玻璃。玻璃作为建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设计师就曾在当时公共浴室建筑中使用玻璃立面窗户。这种具有一定硬度、稳定性、密封性和通透性的建筑材料,在不同时代以其多变的形式融入到建筑当中。例如:从框式玻璃结构设计到点式玻璃结构的革新,使玻璃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的围护和装饰材料出现在建筑物上,不再是建筑立面的附属物,而是成为建筑结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钢材承担压力。
但是,建筑玻璃的装饰技法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停滞不前。以前主要使用的工艺――镶嵌式彩花玻璃技法(StainedGlass)从13世纪后,就几乎再也没有进行变革过。传统镶嵌式彩花玻璃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一项古老的艺术,利用镶嵌工艺将各种不同颜色、肌理的彩色玻璃片和不同材质的金属条纯手工镶嵌在一起,组成各种不同的图案。镶嵌式彩花玻璃能提供丰富的色彩组合,以及灵活的图案组织。但是这种技法的缺陷限制着艺术家们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灵感,如每一组镶嵌玻璃都必须由一块块含铅玻璃片(受当时工艺限制,每片玻璃片至多长60厘米)组合而成,应用到大面积使用时,由于自身结构强度不够,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且镶嵌玻璃非常重,因此只能以垂直地面的形式安装。因此,无论是20世纪初期最杰出的建筑设计师Frank Lloyd Wrigh、环境艺术家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还是之后受包豪斯学派影响的主流建筑流派,镶嵌式彩花玻璃始终都没有获得过他们的青睐,建筑玻璃艺术装饰技法始终都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玻璃生产工艺大幅进步,建筑玻璃的装饰技法随之也取得突飞猛进的突破。短短几年里,艺术玻璃重新成为艺术家拓展建筑空间中色彩、外形和艺术情感的宠儿。1986年,英国艺术家亚历山大(Alexander Beleschenko)在建筑玻璃装饰技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他在伦敦城外主题建筑物斯托克雷公园的外墙设计中首次使用了“三文治”式玻璃装饰技法(图一):把吹制成型的彩色钙钠玻璃片组合成各种图案之后,使用两扇透明的钢化玻璃从上下两个面把它夹在中间。他的作品改变了过去建筑玻璃艺术图案繁杂、略显沉重的缺点,看起来整幅玻璃很“轻盈”地漂浮在半空中。亚历山大随后在伯明翰会议中心主建筑物外墙设计中把这种技法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二)。但是,其作品最大的缺点是表层的钢化玻璃与中间的彩色图案层叠后产生类似镜子表面的反射而影响了整体的视觉效果。另外,三层玻璃层叠之后非常重,不利于安装和维护。
图一 英国斯托克雷公园的外墙设计
作者:亚历山大
图二 英国伯明翰会议中心
作者:亚历山大
一、夹层玻璃(Lamination)
这种“三明治”技法现在被称为夹层玻璃,并衍生了各式各样的形式。艺术家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各种材质(如干花、邮票、丝绸等)放入到两层或多层浮华玻璃之间,来表达自我的艺术情感。这种玻璃装饰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玻璃自身强度高而且较轻,可以制作一整块大面积的建筑玻璃满足建筑物外形设计的需要。
现在很多具有玻璃艺术创作经验的艺术家们则更倾向于沿用亚历山大的方式,使用吹制玻璃片作为装饰元素来实现自己的设计:使用古老的玻璃吹制技法吹起一个大的管状瓶子,切下一头,迅速甩开圆管,就做出了一个玻璃片。吹制玻璃片的色彩变化给予了艺术家们无比的愉悦和灵感,是其它材质无法比拟的。德国艺术家彼得(Peter Kucker)喜欢使用吹制玻璃技法制作的玻璃墙体融入其油画创作中对于肌理表现,以及大面积冷暖、明度对比强烈的色块运用等手法来表现艺术家自我的内心情感(图三)。他试图摆脱一切约束,像个在自家院墙上涂鸦的小孩一样,在巨大的建筑物上恣意地挥洒他的自由,以各种出人意料的图案组合方式传达作者内在需求与感受。当然,相对于玻璃吹制时的挥洒,艺术家们把一片片吹制玻璃片组合粘接到浮华玻璃上完成图案构成的阶段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每块玻璃片都必须细致地打磨抛光以保证每个细节都能衔接得很精确。
图三 美国佛罗里达州
作者:彼得
二、彩釉玻璃(Enamels on glass)
夹层玻璃艺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玻璃装饰技法变革。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彩釉玻璃逐渐开始应用于建筑玻璃装饰中。彩釉玻璃是将无机釉料涂抹、喷洒或印刷到玻璃表面,然后经烘干、热化或钢化加工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