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习龙论文
《云南通志稿》编纂与成就
舒习龙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 潮州 521041)
摘要:《云南通志稿》是以阮元、伊里布监修,王崧封疆大吏云南一方之全史王崧王崧王崧设立通志馆延请王崧。王崧(1752—1837),原名藩,字伯高,一字乐山,号酉山,云南浪穹为当地白族学者《清史稿》:滇士最为朴陋,崧独通览群籍,学问淹通。,王崧修成地理》、《建置》、《盐法》、《矿厂》、《封建》、司》、《边裔》数门。阮元王崧:王崧所著《地理》、《封建》、《边裔》诸篇,能得魏收、杜佑之遗法,洵为名笔
1829年,因阮元入京述职,通志编纂由云南巡抚伊里布代行。此时,通志馆出现编修意见相左的情况,王崧王崧王崧本地被边缘化《道光云南志钞》《道光云南志钞》杜允中的协助下,自刻所纂各门八卷卷一为地理志,卷二建置志、盐法志、矿产志,卷三、卷四为封建志,卷五、卷六为边裔志,卷七、卷八为土司志。全志划分为地理、建置、盐法、矿产、封建、边裔、土司七志七志之下均有“序”概说该志内容序后设若干类目或条目。类目和条目的设置并不强求划一《地理志》、《土司志》按府、州、厅划分后记述而《封建志》、《边裔志》则采用纪事本末体。王崧滇洱一方面云南滇洱云南王崧在《道光云南志钞》中将本地夜郎、白蛮、南诏、九隆、大理等都写在《世家》之中《世家》《》,在方志中根本没有《世家》王崧强烈的云南人本土认同。然而他又将《世家》置于《封建志》之中,滇洱他认同云南人也是帝国之地方臣民。,在方志中并无《载记》,《载记》是记载不属于正统王朝的割据政权的事迹王崧《载记》缅甸、南掌、越南、西藏等王崧在《世家》篇之首,他“爰稽正史,参以杂说,取其近是者述为世家”。依循此原则,王崧南诏、大理越南《云南通志稿》王崧《云南通志稿》将南诏、大理皆置于《南蛮志》之群蛮项下,越南等《南蛮志》之边裔中。在《南蛮志》序言里,蛮方酋长……其不受朝命世守其土,与未受职以前,及受而旋叛,则皆群蛮也。王崧南诏与大理的种种传说之外酋长群蛮项下王崧南诏大理的传说。《道光云南志钞》王崧王崧李诚李诚李诚李诚李诚李诚
二
《云南通志稿》全书二百十六卷,总目十三,子目六十八,总目包括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祠祀志、武备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南蛮志、艺文志、杂录十三大类,大类下面再分若干小类,其体例较为完善;从总体来看,篇目分类合理,编排有序,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我们认为《云南通志稿》具有重要的学术特色和价值,是明清云南省志中的上乘之作。
(一)体裁新辟,体例赅密,门类划分恰当,总目排列次序严密。《云南通志稿》体例完善,博洽赅密,从体裁上看它打破了《广东通志》“训典”、“表”、“略”、“录”、“列传”和“杂录”的编纂模式,立总目十三门,统称为“志”,是通志编纂中体裁上的大胆创新。阮元监修、李诚等人主撰的《云南通志稿》,打破了《广东通志》原有的门类系统,立总目十三门,统称为“志”。体例方面也作了很有成效的改进,首先在于地域限定于云南一地,否则就是自乱体例, “志乘为史家支流余裔,而其实又微有不同,史记一代典故,纵横数万里,而其断限则以时。……志纪一方典故,上下数千年,而其断限则以地。滇之志,断不可涉于川黔。旧志地理人物事实,往往川黔羼入,今详悉考辨,其非滇者,尽刊去之,庶合体例。”其次,在传目设置上精心考虑,如邮传虽古已有之,但其他方志未进行著录,将其作为志书内容确立类目,《云南通志稿》是首创;再如该志将“诏令”、“上谕”、“谕制”等分列专篇,单独成卷、置于卷首,以反映云南地方官员和学者对中央皇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同时又与正文内容相区隔,使正文的体例完整周详,故此后纂修方志的体例类目多沿袭此志。将“使命”作为一个重要类目单独列出,记述了历史时期以来各重要史籍中可见的出使到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等事务使臣,以及为云南汉文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的考官和士人,“周官有大小行人掌达王命于四方,春秋时天王使命,史不绝书。……滇僻处西南,自唐蒙、王然于、吕越人等持节至其地,厥后历代有其人,若听其湮没,非司仪考古而信今也。兹综各史所载使滇之人,汇而纪之。……乡试主考始自明,亦使命类,附载于后。”通过记载他们的事迹和举措,表现了云南官学界对中央皇权统治的认同感。如《云南通志稿》中《杂志》的设置颇有特色,“杂志”主要记载那些无类可归的内容,可以对正文起到补阙纠偏的作用,正如《凡例》所云:“有不能人各总目中无所统辖者,以《杂志》终焉。其子目四:曰《古迹》,旧志有收之未确者,咸辨明存之,其未收者悉为补入;曰《冢墓》,亦踵旧志之例而宜存者;曰《轶事》;曰《异闻》,即旧志之杂记,今为博采成编,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