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十九 伊犁天山2.27绞人事故 事故经过 2012年2月27日,辅助工人库某第一天上班,在临近下班时被安排到破碎地坑打扫漏料,在清扫交代运输机下的漏料时,衣角被滚筒卷入(穿着军大衣,未扣扣子),顺势将库某整个人卷入,操作人员发现时急忙停机,将库某送去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 事故原因 1、辅助工库某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未按操作规程对运行中胶带运输机进行清扫(打扫漏料时要停机)。 2、公司未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 安管人员对事故隐患的防护措施不足(未对滚筒设置防护罩、防护栏)。 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增强岗位安全知识的培训。认真落实设备巡检管理制度,提高岗位工技能水平。 案例二十 中材沙湾水泥厂皮带机伤人事故 事故经过 2005年7月15日,巡检工张某在巡检破碎机出料胶带输送机时发现尾轮滚筒上沾有煤粉导致皮带轻微跑偏,于是用铁锹插入皮带机内对滚筒上的煤粉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铁锹不幸被卷入皮带机,由于张某没有及时松手,措不及防时被铁锹带着冲向前方,头部撞到前方挡墙,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1、张某未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2、张某为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 3、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不高。 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各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案例二十一 皮带输送机误开伤人事故 事故经过 2012年4月6日,巡检工发现原煤输送机输送皮带借口处张开,立即通知操作工对该皮带进行停机维修,但由于时间紧凑,并未对该皮带输送机断电挂牌,直接对该皮带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中控操作员因听错设备编号,误开该皮带,造成人员受伤。 事故原因 1、维修人员违规操作。 2、未按照设备维修程序进行维修。 3、中控人员对设备编号未进行核对就开机 启示及整改措施: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熟练操作规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案例二十二 伊犁天山03.14事故 事故经过 2012年3月14日,伊犁天山水泥厂生料工段停机检修。1名操作工进入长皮带下部三通溜清理结块物料,旁边一人监护。突然间长皮带开启,物料由操作工上方落下,砸到操作工身上。在旁的的监护人马上联系中控人员停机,将操作工救出。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 1、停机检修时,长皮带未断电未挂牌。 2、中控人员开机时,未与现场人员核对现场情况。 3、监护人未起到安全监护责任。皮带开启时,未及时发现并制止。 启示及整改措施: 1、所有设备停机检修时,必须断电挂牌。 2、停机检修时,中控要开启任何设备都要与现场人员沟通协调,确认要开启的设备无人作业。 3、安全监护人员要负起监护责任,及时与检修人员中控人员保持联络。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案例十:储罐气体未置换,营救不当酿悲剧 2006年7月10日,湖南省某设备制造公司在青岛市开发区某公司院内安装、调试为该公司制作的异氰酸酯储罐,安装调试人员进入未排空氮气的储罐内作业时,因氮气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事故经过: 2006年7月9日17:00左右,安装人员在为异氰酸酯储罐充注35KG氮气,罐内压力达到0.6MPa(预定试压压力),进行检漏试验,若检漏正常无泄漏,设备将交付正式使用,内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留在储罐内。2006年7月10日上午10:00施工方派人检查泄漏情况,发现储罐上方呼吸阀有漏气,现场施工负责人殷鸿安排人员将阀门打开排气。 下午16:00时,厂家施工人员四人到施工现场,打开储罐上方人口检查,根据现场指挥殷某的要求,在排气结束后,钳工进入储罐检查液位浮球,施工负责人殷某离开现场去退还租用的氮气罐。 17点左右,现场作业人员王某进入储罐内部检查,进入之前未进行氧气含量检测,也未进行设备内气体的置换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判断大罐内是否有气体的办法是听不到排气的“嘶嘶”声)。刚进入后就倒下了,上方监控人员发现后,喊人过来救助,随后王某和戴某随后进入抢救,也相继倒下。施工监护人发觉情况严重呼救,现场外协单位王某拴住腰部随即下到罐内救援,进入后出现呼吸困难,被救出储罐。现场人员打110、119、120报警,17:35由消防队员戴呼吸器下去将三人从罐内救出,送往医院。王某等2人经抢救无效确认死亡,戴某、外协单位王某已无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 1、急于求成、违规作业、贸然进入灌区作业和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