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大.玉门风电
玉门:从石油工业摇篮到创建“风电三峡”
飞沙走石的玉门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然而,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这个靠石油而生的城市不得不另谋生计。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昔日为害的“风”成为今日为宝的“能”,并逐渐替代石油,成为玉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的3月6日让玉门人心情复杂,这一天国家公布了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玉门被列在其中。
宣告资源枯竭,意味着从此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也说明依靠石油的优渥生活一去不复返。玉门的经济重心必须调整,转型之痛在所难免。昔日的辉煌映衬着此时的落寞,这一年距1939年我国第一口油井——玉门老君庙1号井出油正好70载。
昔日繁华的玉门是一座石油生产重镇。经济总量的65%、财政收入的60%、工业产值的75%都来自石油。
2003年,近1万市政职工和近3万名家属不得不离开玉门市,迁回70公里外1957年玉门建市前那个老玉门镇。因为石油资源日渐枯竭,搬迁时已有市属30多家依赖油田生存的企业破产。切肤之痛侵袭着玉门政府、企业,乃至每个市民。
伴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玉门的工业重心也逐渐外移,数十年来,超过4000台(套)石油工业设备和近12万石油战线的人才从这里走向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50多个油田。其中仅千人以上的大调出就有近20次。铁人王进喜就是支持大庆油田建设时从玉门出发的。
“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或消亡”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过程。没有石油的玉门该走向何方?
好在这里的空气几乎从未凝滞过,风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今玉门人对风电发展的热望绝不亚于发现一个大油田。
位于玉门的昌马风电场是甘肃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场,1997年甘肃洁源公司从丹麦引进的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的风机,如今在这个风场里已显得格外娇小;2001年从西班牙引进的12台单机容量600千瓦的国内首批大容量变桨变速风机,也早成了风场里的元老;2003年末22台新疆金风公司生产的600千瓦定桨定速风机运行后,国产风机越来越多了……
现在,昌马风电场里已有超过100台风机在运行,主力机型都是750千瓦以上甚至是兆瓦级的。去年的8月8日,玉门所在的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的开工仪式就选在了这里举行,而在不远的地方,一个个建设中的风场正在一步步地让“风电三峡”的梦想变为现实。
南倚祁连山,北望马鬃山,浩瀚的戈壁在两山间形成峡谷,地处其间的玉门于是成了有名的“世界风口”。根据当地气象部门30年资料评估分析,这里被划定为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境内平均风速超过3.5米/秒,70米高空平均风速7.9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506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时数8085小时,年满负荷发电2300小时。
近十家风电公司,20多支施工队伍,3000多名施工人员在刚刚过去的严冬里日夜奋战,在2009年末,玉门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就在成为“资源枯竭城市”这一年,玉门又成为“中国新能源百强县”第二名。截至2010年8月,玉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并网发电容量 万千瓦。
统计数据显示,自风电行业落户玉门以来,各风电场累计发电11.73亿千瓦时,这意味着节约了65万吨煤和640万吨水,减少排放二氧化硫5780吨、二氧化氮6350吨、二氧化碳165万吨,也实现了销售收入6.1亿元,拉动配套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53亿元。
问题犹存:转型刚刚起步
玉门所在的河西走廊虽有“风库”之称,但和风一样,大量的电也是难以储存的。这就意味着风电发展其实是一个“发得了、送得出、用得上”的系列问题,涉及电源、电网和用电方。
已建成330千伏变电站拥有2台主变,容量720兆伏安,接入嘉瓜330千伏输电线路。目前,在建330千伏升压站1座,酒泉750千伏送变电工程玉门段输电线路、嘉玉二回送电线路及昌马330千伏升压站工程已全部完工,现已开始带电调试运行
根据规划,2010年底甘肃将建成投运风电装机516万千瓦,2020年前风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1271万千瓦,而目前整个甘肃省一年的电能消耗只有800万千瓦左右。从电力平衡的角度考虑,风电需要寻找更大的市场。
玉门风电并网突破百万千瓦
目前,全市七家风电企业建成11个风电场,累计完成风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其中 126万千瓦已完成风机静态调试并入电网,101.3万千瓦完成风机带电调试,投入运行85.1万千瓦。分别是:洁源公司完成装机31万千瓦,26万千瓦并网发电,其中三十里井子风电场11万千瓦,低窝铺风电场10万千瓦、玉新风电场5万千瓦共计26万千瓦已全部上网;大唐公司完成装机30万千瓦,低窝铺风电场10万千瓦已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