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ppt

2016年高三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是什么”强调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为什么”强调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怎么做”强调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阐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是文化生活知识的回归,即从宏观的文化向中华文化聚焦。我们在复习时应该立足感知中华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华文化、怎样发展中华文化三个方面来思考。感知中华文化主要立足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发展中华文化,主要立足中华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作用进行整合。如何发展中华文化,应该立足文化创新(宏观)和弘扬民族精神(微观)来分析。 〖重点理论〗 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两个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三个特性→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速记图表〗 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特别提醒] 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落后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2)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为世界各国人民认同、通用,也不能笼统地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 (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①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②怎么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B.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C.创新角度(见教材P55)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①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体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②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儿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误区1】 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纠正:(1)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因此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既渐趋融合,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又有各自的________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________,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考点三、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