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 气象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二、 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三、 气象学的内容和分支 四、 气象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0.1 气象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1. 定义 气象:指发生在天空中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如的风、云、雨、雪、霜、露、虹 、晕、闪电、打雷等)。 气象学:研究大气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物理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科学。 2. 研究对象 (1) 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 (2) 还包括地球以外的行星和卫星大气,以及大气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的相互作用。 3. 气候学 气候:某地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下所 产生的天气综合。 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大气中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等)和天气现象(如云、雾等)的综合。 区别:时间尺度:天气短,气候长 天气变化多端,气候比较稳定少变 气候具有显著的区域性,而天气不明显 联系:气候以天气为基础,是天气的综合;天气是以气候不同为背景 气候学:研究气候的形成、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0.2 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1. 萌芽时期 :十六世纪中叶以前 感性认识和经验形成阶段,萌芽时期我国和希腊是露过锋芒的,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有天象学的性质。 我国发展:殷商的“卜旬”、涉及物候的典籍、汉唐观测天气的仪器; 国外发展:希腊亚里斯多德著《气象学》。 2. 发展初期: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末 气象观测阶段:温度表(伽利略)、气压表(托里拆利) 主要研究成果:关于海平面上风压关系定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流的若干现象解释等 3. 发展时期:二十世纪以来 早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 气象学方面:锋面学说、长波理论、降雨学说 气候学方面:气候型、气候分类法 近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电子计算机和新技术,如雷达、激光和人造卫星等的使用 气象学方面:大规模观测试验、数值模拟试验;气候学的科学革命 我国气象学、气候学的奠基人竺可桢(1928年在南京北极阁建立气象台)。 0.3 气象学的内容和分支 1. 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的大气的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和温度等; (2)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 (3)研究大气现象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规律; (4)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来改造自然,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 气象学的分支 主要分支学科有大气探测、气候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学。 0.4 气象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1. 两者的关系 两者属于地球科学的两门姊妹学科。大气中的水分循环(蒸发-凝结-降水)是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降水-蒸发-径流又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 气象学在水文学科中的应用 水文分析、预报和水文测验中需要应用气象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考虑气象因子的作用。如设计水库、大坝,必须掌握该地区降水分布的天气气候特征;还有径流、水位的预报都离不开降水的预报; 水文中长期预报需要考虑影响本地区、本流域的天气系统; 流域蒸发的计算是水量平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与气象学密切相关的。 卫星云图 第1章 大气的基本特征 1.1 大气的成分(干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和污染物质) 1. 干洁空气 (1)定义: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2)成分(附图) ① 氮(地球上生命体的基本成分) ② 氧(维持生命的活动) ③ 氩(惰性气体) 氮+氧+氩=99.95% ④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大气保温效应) ⑤ 臭氧(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水汽(唯一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 (1)来源: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2)含量: 占整个地球总水量的0.001% (3)重要性:产生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地面和低层大气的温度。 3. 固态、液态微粒(气溶胶粒子,影响大气和地面温度,但对成云致雨起到重要作用) 4. 大气污染物质(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硫化氢等) 1.2 大气的垂直结构 1.2.1 对流层(0~12km) 温度随高度递减(平均每100米下降0.65℃ );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气象要素水平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气体的制取干燥.ppt
- 气体的状态参量(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3第二章第一节).ppt
-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技术条件.doc
- 气体的状态参量.ppt
- 气分装置事故判断与处理.doc
- 气力输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粮食行业中的应用.pdf
- 气动技术基础.ppt
- 气动基础知识-换向阀.ppt
- 气压和大气流动.ppt
- 气压红酒开瓶器演示.ppt
- 医药-免疫疾病用药深度二:踏时代浪潮,自免药物乘风而起(上篇).pdf
-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分析:呼吸道检测:需求高涨+供给渗透,生机勃勃的成长期赛道.pdf
- 云原生安全能力指南(2024).pdf
- 长三角地区学生营养早餐倡议白皮书.pdf
- 医疗器械-行业2024半年报总结:关注设备换新政策递延拐点和高耗集采落地品类结构性机会.pdf
- 养老行业“中长期资金”研究系列之一:日本养老金体系洞察,GPIF引领的资产配置与全球投资(202410).pdf
- 细胞治疗行业深度报告:实体瘤和异体CAR-T破局在即,看好本土突围.pdf
- 医药-生命科学服务系列研究:细胞培养基:国产代替潜力巨大,出海贡献新增长点.pdf
- 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202405).pdf
- 医药-免疫疾病用药深度二:踏时代浪潮,自免药物乘风而起(下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