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骨髓腔静脉输液的研究进展
2013年国外骨髓腔输液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骨髓腔输液( Intraosseous Infusion,IO) 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当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IO是建立“生命通道”唯一、最安全和便捷的途径,有效避免了外周静脉通路不耐受刺激性药物、穿刺针易脱落、血管塌陷难以建立静脉通路以及深静脉穿刺技术要求和成本高、潜在危险多等不足。在国外IO已经成为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替代给药途径,以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措施之一,然而其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
1 IO的发展历史
IO已有漫长的研究历史。早在1922年,Drinker等在研究胸骨板循环时发现并提出骨内腔隙充满一种非萎缩性静脉,通过实验证实了灌注到骨髓腔中的物质能够很快被中枢循环系统吸收。1940年,Tocanttns和O’Neill论证了长骨和胸骨的骨髓腔都可以作为一种血管通路。1942年,Papper指出,通过骨髓腔和静脉输液后,液体的循环时间几乎相同,通过静脉输注的液体可经骨髓腔途径输入体内,并证实IO到达中央循环的速度比外周静脉快,与中心静脉输液速度相似; 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救命的输液途径。二战期间,IO被应用于一些休克后很难建立静脉通路的士兵,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士兵的生命。1984年,Berg成功通过IO途径给一个6个月关节痉挛症患者输注儿茶酚胺。Orlowski倡导IO技术在幼儿中应用。1988年,IO被列入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ediatric Advance Life Support,PALS)准则,并成为6岁以内幼儿急救复苏的一项标准措施。目前IO已被列入美国心脏病学会生命支持和儿科生命支持的训练课程,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中提出,在婴儿和儿童急救中,如果不能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连续3次尝试静脉穿刺失败或90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则应建立骨髓腔内通道。
2 在临床中的应用
2.1适应证
骨髓腔被认为是一个永不塌陷的血管,里面由骨髓填充,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通,即使在休克状态也不会塌陷或损伤。当无法或不能快速、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时,IO途径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急危重症患者。例如: 心脏骤停、休克、败血症、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癫癎持续状态等,可能需要立即给予药物、液体、血制品的输注,建立静脉或IO通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肥胖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建立静脉通路失败,也应考虑IO。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新指南指出,有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如果外周静脉通路不易建立,首选IO。
2.2禁忌证
最普遍的禁忌证是穿刺部位的骨折,此外包括穿刺部位的蜂窝组织炎、成骨不全、骨硬化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但并不认为骨质疏松及骨质硬化症是IO的绝对禁忌证。骨质硬化症的致密骨质不易穿刺,不能输注高渗溶液,也不能长期持续输注,穿刺部位骨科疾病引起的禁忌证也与穿刺装置有关。
2.3并发症
IO成功穿刺后并发症少见,并且主要与穿刺技术有关,大部分并发症可通过医生培训和学习加以避免,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也可以使IO感染的风险下降。血液、药物、液体外渗到周围软组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发生间隔综合征。外渗的主要原因是在曾经穿刺不成功的骨上留有小孔,穿刺针没有穿透骨皮质,或者穿过了后面的皮质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长时间输液引起的骨髓炎。有报道指出,IO引发的骨髓炎风险,还可能引发液体和药物外渗导致的注射部位周围肌肉和皮下组织坏死,甚至有引发间隔综合征的危险。
显微镜下观察置入骨髓腔穿刺针的动物模型的肺脏样本,30%肺脏出现了肺栓塞,此并发症在人类中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也有关于在胸骨上穿刺造成死亡的报道,主要是因为引起了纵膈炎、胸腔积液、心脏或大血管的损伤等。
2.4 器具
目前国外已将骨内输液急救装置做成产品,通常分成3种: 手动穿刺装置、压力驱动装置、电力穿刺装置。通常使用的一些手动穿刺装置( 例如:Diechmann、Jamshidi针等) ,在院前、院中都被认为是获得短期血管途径的一种快速、安全的方法,成功率在76%~94%,在小于3岁的幼儿中成功率更高。1997年,骨内输液器成为第1个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认证的在成年人胸骨上穿刺的压力式驱动装置。骨骼穿刺枪在2000年被FDA认证,可以在成年人及儿科患者的胫骨近端和远端应用。2004年FDA 批准了第1款电池驱动的电力穿刺装置,与前两种装置采用弹簧支撑不同,电力穿刺装置通过使用电池驱动的马达使经过特殊设计的针头进入骨髓腔中,这种设计显著加强了骨骼与钻针之间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