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看不见的珍藏 ppt
*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一九一四年一战爆发。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作者简介 一方面是传记著作。他的《三大师》(1920)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 另一方面是小说。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包括:《恐惧》、《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月光胡同》、《看不见的珍藏》等。他作品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他最擅长的手法是细腻的心理描写。 他死后发表的《象棋的故事》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沉痛地诉说了一个心灵和才智遭到纳粹摧残的人的经历。 关于情节 情节如何展开? 明确:“我”在列车上与一位以前在柏林认识的艺术古玩商不期而遇,在交谈中艺术古玩商按捺不住地向我讲述了这个故事。 关于情节 在这两个人物中,(谁)代表读者在倾听故事? 明确:“我”。显然“我”不是作者想让塑造的人物,只是情节发展的需要,让“我”引导我们去阅读。 关于情节 那么,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什么故事? 明确:一位盲人收藏家对艺术的钟爱以及他和他的家庭的不幸。 关于人物 故事的前半段主要在设置悬念,后半段则把笔墨的重心放在了那个老收藏家身上 。那么,对于老收藏家有哪些描写? 明确:动作描写:“抓住”、“按” ;“轻轻”、“小心翼翼”、“十分轻柔”、“十分钟爱”、“温柔” 神态描写:“热情洋溢”、“眼睛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得意”、“洋洋得意” 语言描写:略 侧面描写:艺术古玩商的“羞愧”与“敬畏” 关于人物 从中看出老收藏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对藏画的珍爱、视艺术如生命。对他来说,欣赏藏画是件幸福的事。在那个“阴暗迟钝、郁郁寡怀的年代”,他对艺术的纯粹的热情令人敬畏。 关于主题 作者着意突出老收藏家有热爱艺术而产生幸福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 明确:使他产生幸福感的藏画在现实当中早已散失无存,造成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极大的反差。 关于主题 谁使他遭遇了这些不幸? 请简要分析? 明确: “他从1994年以来,没有再寄来过订货单” “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的一个插曲” 社会时代背景: 从艺术古玩商口中知道“钞票的价值像逸出的煤气似的,转眼化为乌有”;暴发户借机大肆掠夺着民间的珍藏;许多老主顾“早就被迫把他们的收藏拍卖掉了” 从老收藏家口中知道“在我们可怜的、日益衰败的德国,现在生意可是很不景气……我们这些可怜的老退休人员要是有口面包吃就该心满意足了” 从老人的女儿口中了解了更全面的情况,大战中德国的失利,亲人的阵亡,日子的艰难……正是在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家境每况愈下的窘困中,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四个孤儿能活下去,老人的妻女才被迫变卖了所有的珍藏。 小说所指向的不仅是收藏家个人,更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作品的主题随之呈现。 小说的最后一段与老人虚幻的幸福相对照的正是“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 写作手法 如果说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请结合以上分析解释这个“小”和“大”在本文中分别指什么? 明确:“小”指收藏家的不幸。 “大”指战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