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地质学 第3章圈闭和油气藏

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的概念 部分圈闭类型示意图 圈闭的成因分类 构造圈闭 背斜圈闭 断层圈闭 岩体刺穿接触圈闭 地层圈闭(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 不整合遮挡圈闭 不整合覆盖圈闭 岩性圈闭 岩性尖灭圈闭 透镜体圈闭( 原生圈闭和次生成岩圈闭) 复合圈闭 特殊类型圈闭 水动力圈闭 固体水合物圈闭 关于油水界面(气水界面) 实际中不是一个截然分界面,而是过渡带,过渡带的厚度取决于岩性. 一般是水平的,但受水动力影响也会倾斜. 第二节 油气藏的分类 第三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 背斜圈闭的特点 储集层顶面拱起,顶部和四周被非渗透地层所封闭. 圈闭面积由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闭合而成 圈闭的形态,取决于背斜的形态:长轴背斜、短轴背斜、箱状背斜、伏卧背斜等 3、断层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有两方面:1)遮挡作用;2)运移通道作用 1)遮挡作用:断层封闭时,形成断层圈闭 2)运移通道作用:断层不封闭 圈闭形成前的断层可作为油气来源通道; 油气藏形成后的断层对圈闭切割而破坏油气藏. 第四节 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 2、成岩次生圈闭 指沉积岩在成岩后由于各种地质因素导致一定范围的地层孔渗性发生改变而形成圈闭。包括两种情况: 不渗透地层局部形成渗透地层 渗透性地层局部形成不渗透遮挡层。 (2)砂岩上倾尖灭圈闭的圈闭面积 四、生物礁圈闭和生物礁油气藏 1、生物礁与造礁生物类型 礁:造礁生物原地堆积,形成突起的地貌特征 造礁生物类型:珊瑚类、海绵类、苔藓虫、层孔虫、藻类 2、礁形成的背景条件 礁生成在海底的形态台阶上。 礁在局部构造顶部、构造鼻、挠曲上的分布极为广泛 水下堆积起来的各种沉积形体——沙坝、沙嘴、沙洲、较老的礁上,都可能成为礁生长的基础 一些沉没的火山建造,常常是礁生长的基础 古潜山隆起部位 常见 5、生物礁孔隙发育特征 高能环境下,发育一定的原生粒间孔和生物格架孔; 常暴露于大气淡水中,淋滤作用活跃,容易形成溶蚀孔隙 强烈的重结晶和白云岩化形成次生孔隙 6、礁相组合与生储盖组合 复合圈闭油气藏实例——靖边气田 二、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在水动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油气聚集,一般聚集在挠曲位置或鼻状构造中。 常呈“悬挂”状态,油水界面倾斜 三、深盆气 突起岩石构成: 中、上元古界雾迷山组硅质白云岩 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 前寒武系花岗岩、长石砂岩 上古生界碳酸盐岩 2.潜伏剥蚀构造圈闭与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具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背斜或单斜),被不整合面之上的不渗透地层所封闭 ②特点:油气层的分布受构造控制 ③分布:地层不整合面以下地层存在古构造的剥蚀区 二、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超覆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盆地水进时,地层不断超覆沉积在不整合面上.泥岩超覆砂岩形成盖层,不整合面在侧向形成遮挡。 ②分布:地层超覆圈闭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地带(盆地的边缘;古隆起的周缘) 萨滨隆起 上白垩统乌德滨组砂岩 被奥斯廷群泥岩覆盖 岩性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岩相和储集物性的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第五节 岩性圈闭和岩性油气藏 我国东部勘探成熟地区的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发现不断,例如东营凹陷,二连盆地、冀东油田等;西部碳酸盐地区岩性勘探也不断有所突破,例如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的勘探等。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勘探程度高的盆地进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岩性油气藏勘探难度大,但领域宽广,勘探潜力巨大。 一、岩性圈闭的分类 储集层岩性、物性的纵横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是成岩后生作用过程形成。 1、原生岩性圈闭 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而形成圈闭。 可以发生在碎屑岩地区,也可发生在碳酸盐地区 原生岩性圈闭 次生岩性圈闭 (1)在碎屑岩沉积盆地中,沿地层上倾方向,砂体的尖灭形成上倾尖灭圈闭;或者砂体向四周被泥岩包围形成砂岩透镜体圈闭。 (2)在碳酸盐岩地层中高能环境下的各种高孔颗粒岩相向四周相变为低能环境的泥灰岩从而形成圈闭。 原生岩性圈闭的类型 砂岩岩性圈闭 碳酸盐岩岩性圈闭 碳酸盐岩颗粒岩透镜体圈闭 砂岩透镜体圈闭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鲕粒滩、 生物介壳滩 砂屑滩 点礁 礁滩 最常见的是在碳酸盐岩地层中,由于次生作用例如淋滤作用或白云化作用,形成很多次生孔隙,不渗透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