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docVIP

实施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施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面临的新的战略任务。如何在新世纪头 2 0年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本文仅以我国在总体上已经实现的小康为起点 ,作粗略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全面小康社会 恩格尔系数 区域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宏伟蓝图,也是新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宣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时代内涵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403亿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21世纪初期的2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如果能保持在6.5%-7.5%之间,人口总量如能控制在14亿以内,即使考虑到东亚国家发展中的货币相对升值因素,人均GDP依然可以达到4200美元,届时,我们就完全可以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经济方面实现小康社会,会给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上一个新台阶,高速和高等级公路密度会提高,海陆空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二是工业体系的技术装备水平将大大提高,机械加工能力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增强,人口的城市化将给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容量;三是整个国家将会积累更多的财力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投资,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和高科技人才,使经济增长的后劲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上不仅仅是指人均GDP达到某一水平,还有多方面的目标:在经济结构方面,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5%以下,农村人口比率下降到50%以下,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50%以上,第二和第三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上升到75%以上;居民生活及生活工作环境方面,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消费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吃住行穿用达到较高层次的水平,寿命延长,人们工作居住的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安全和公平方面,失业率最终降低到可以保障的水平以下,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财政税收的调节和转移支付,使基尼系数控制在0.35以下;人力资本和公民素质方面,中等和高等教育毕业的公民比例大大提高,劳动者技能和智能增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上升;市场经济环境方面,居民遵守纳税信用,企业诚信纳税经商,政府文明行政和管理;宏观经济方面,国家财力增强,金融体系安全,币值稳定,实际汇率稳中有升,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和避免的是,有时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看成是小康社会的惟一衡量指标。事实上,只注重人均GDP水平,忽视小康社会其他经济方面的指标,就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经济社会。比如,人均GDP可能达到了4200美元,但是农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率较高、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交通拥挤、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薄弱、中高等教育比率较低,这样的社会不能认为在经济上实现了较富裕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不容置疑   国内外有的学者对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未来的20年中,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达到年均7%的速度。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中国人均GDP的基数小决定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经济学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基数越小,增长的绝对数规模越小,增长速度越快;反之,基数越大,增长的绝对数越大,增长的速度却越慢。日本和美国的人均GDP分别为30000和35000美元,年增长1%,就可每人平均增加300-350美元的财富;而中国人均GDP只有900美元,即使增长10%,人均只能增加9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增长的人均绝对数小,但总的经济增长速度快,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   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的经济有着强劲增长的内在动力,具备高速增长各方面强有力的推动条件。除了上述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的完善外,一是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和城市化的中前期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中,大约有3-4亿农村人口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