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家乡在且末 文 /?诗剑琴韵
1 我最先知道且末,是在1993年,那时我在库尔勒市的通信站当兵,偶尔从巴州报上看到这两个字。尔后,我留到了新疆,被分配到另一个县工作。刚好,我的几个战友从党校毕业后就分到了且末县。因此,且末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也因为一个偶然,在且末的战友邀我到且末造访,于是便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亲密接触。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秋天。且末的秋天是金黄色的,遍地金黄,沿着315国道疾驰,视野所及之处让人美不胜收。秋后的胡杨林是金黄色的,金黄色的落叶迎风飞舞,悠然地飘落在马路上、田野边、沙漠里,随着一阵秋风,落叶飞扬起来,打着旋涡,缠着枯树逆流而上,真是风光无极,生机无限。 如果说且末的秋天是金黄色的,那一定代表着秋天的成熟丰茂。其实,且末的秋天也是红色的,红得诱人,你看吧,火红的红柳瓢絮,一直红到边,与彩虹相交相融,与天际齐色。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热情地在沙漠里燃烧,荒漠中映红的梭梭、红柳,田野里深红的大红枣儿,还有千年不朽的胡杨,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这幅画的名字就叫丰收。 且末的秋天也是白色的。洁白的棉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昆仑的青白玉光彩夺目,且末大地无不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秋天摇曳着五彩缤纷,大地在尽情欢歌起舞。在飞速的车里,我一边欣赏荒漠的旷达、绿洲的丰盛、大地的宽广,一边深深呼吸大地散发出的成熟而诱人的气息。我被这样的景致所迷惑,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唱起“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来。歌声穿越车窗,迎着风流向四处飘散而去,秋天的气息在整个大地上弥漫和荡漾。 这个秋天,我与且末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应该说,我与她只是萍水相逢,但那种直观的印象与感受已直抵内心。其实,真正到过且末后,真正感受和亲历且末的人文情怀,你又会生出无限的感叹。 这是一方怎样的土地呀,养育了六万如此真诚和智慧的各族儿女。 与且末相逢,是冥冥之中一种心智的牵引,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对白,她像朋友般展露出秋天的微笑,她像母亲敞开宏大而温柔的胸膛,吸引着八方宾客为之倾心,为之动容,为之陶醉。 虽然,我只识她的表象,还没有完全洞析她的内心,但我坚信,表象的东西一定能折射出潜在的气质,一种美韵的气质和不凡的高度。在这些橙黄色的大地的肤色里,有一种绚丽多彩的走笔渲染着美的另一层含义。从木孜塔格的峰顶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从阿尔金国际狩猎场到浩瀚的油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且末这本厚重而坚韧的大书里,这是揭开其深沉、深厚、深藏、深情的扉页! 在中国,不到新疆,难知中国的博大;在新疆,不到巴州,难知蒙古情怀的豪美;在巴州,不到且末,难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上有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四季白雪皑皑,云雾缭绕;中有景物玉琢,千姿百态,湖泊依伴,旖旎熠波,荡漾闪烁;下有且末五大吉尼斯之最:最大的和阗玉石、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一“箜篌”、面积最大的古陶片散布遗址、最多家族丛葬干尸的陈列室、最大的黄道经纬仪,还有中外文明的莫勒切河谷岩画,原始胡杨林和羌塘无人区的神秘面纱,都等待着你去揭开她的历史风尘。 有道是:笑看大漠孤烟直,静观长河落日圆,欲知且末多少事,不到长城心不死。 2 称且末为玉乡,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早在7000年前,车儿臣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西域三十六国的小宛和且末就在境内。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悠悠千载回荡,汉、维吾尔和羌人等众多民族在此共同奋斗,辛勤劳作,创造了且末几千年来民族团结共荣的历史文明。 这里曾是玉石之路的发祥地,以昆仑山的青玉、白玉最为著名。且末早有“和田美玉、且末为上”之说,这并不是夸赞,而是名副其实的道出了玉乡的由来。 玉乡就是这样而得名的,也齐名于天下,享誉世界。且末人以玉为骄傲,以玉为神奇,以玉为吉祥。只要谈到玉,玉乡人便神采飞扬,洋洋自得。关于玉的鉴别、玉器的雕琢,那是三天三夜也道不完的。玉乡人对玉的那份挚爱和亲近,可上比父母之敬重有加、下如儿女之疼爱有余。 玉,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滋养世间万物。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长河中,玉之文化八千年延绵不绝,凝聚着华夏文化,象征着智慧,孕育着财富,享有高贵、典雅、圣洁和神秘的崇高地位,也由此而派生了“礼、义、诚、廉、耻、孝”等,成为世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而在玉乡,玉乡人却在玉文化上做了很多文章,不断挖掘玉的精魂,传承历史文明,增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玉文化时代精品。 且末人以玉的“仁、义、智、勇、洁”五德激励和教育各族人民,倡导“以玉比德、清廉为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秉承。以玉为载体,充分发掘玉文化的历史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情怀。在且末,在玉乡,廉政文化如火如荼,不失为且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一个格外闪光的文化品牌。 在玉乡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