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如何敲开居民的家门.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 言 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和大家聚在这里,交流探讨“如何敲开居民的家门”这个话题。PPT 前几天,刚碰到这么个事——PPT写事例 说笑之余,让我们感慨——似乎把我们当“贼”防!感慨之余,让我们悲哀——作为社区工作者,作为居民选举产生的标志着基层民主自治的居委会委员,竟然进不了居民的家门! 我是九十年代末进入社区工作的,PPT记得那时居民的家“门”没这么厚实,普普通通的一扇木门,还有一扇木框子的纱门,只要家里有人,一般木门都是敞开的,纱门都是虚掩着的,我们社区工作者(那时是叫居委会干部的)随便喊一声就大大咧咧的进去了,家长里短,可以聊得不亦乐乎。随着这“门”的变迁,PPT从纱门变成防盗门到现在的电子门,你看,敲门者和开门者的距离真的是越来越远! 听到幼儿园的孩子在唱这么一首关于“开门”的歌谣,歌词是这样的: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嘿,有人敲门。谁啊?我啊。你是谁?张晓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请您进来。在稚嫩的童音里,让我们感受到敲门者与开门者之间的那份熟悉。因此,要“敲得开门”,你必须是居民所熟悉的人。 我们敲门了,居民会不会开门,这是很短暂时间里的事,但这很短暂的时间却完全取决于我们平日里长时间工作的深入程度。有段时间,我们在社区工作的同志被称为“社区干部”、“居委会干部”,现在更多的称为“社区工作者”,显而易见,我们不是领导干部,因此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能带有“官气”,工作中,一定要“脚勤多跑”,有空时多走街串巷,一定要“嘴勤多叫”, 无论是在社区里,还是在小区外,碰到居民,笑脸相迎,问个好,打声招呼,与居民家长里短的打成一片,长此以往,就算人家喊不出你的名字,我们至少也能混个脸熟。各位试想一下——如果和居民不熟,你在那诚心的敲门,居民从猫眼里看一眼——不认识,可能连话都懒得跟你搭,你敲了半天门,还以为家里没人在,浪费感情、浪费精力,多不值啊!所以,能否敲得开门,关键在平时,当你成了居民所熟悉的人,那门对你来说,自然是“薄如蝉翼”。另外,还有两个工作小窍门我觉得可以尝试着坚持一下,一是我们可以多利用掌握的业主联系电话,采取短信告知、电话预约等形式;二是将上门走访的通知和服务内容及时张贴在每个单元楼门口的醒目位置,为敲得开门创造一个良好基础。 当然,“敲开门”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就像刚才第一个例子讲到的这样,如果只是绷开一条门缝,冷冰冰的只容通知单递进递出,那“敲开门”的意义并不大。作为社区工作者,居民家的门必须是——你敲了,他们能开;他们开了,你能进得了。这就是第二层次的“敲得开门”了,这个“门”能否敲开,取决于你是否是居民信任的人。 记得我们社区曾有一位阿姨,每次我们楼道组长上门收卫生费时,她都会说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拒交卫生费,有时还会说出很难听的话来,就是这样的“钉子户”,我们社区工作者不断主动上门,一开始都被拒之门外,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不仅进了门,而且还和这位阿姨真诚沟通、交流感情,成为朋友,最后她不仅交上了卫生费,后来还主动担任起了楼道组长,帮助我们收取其他居民的卫生费来了。因此工作中,我们要多一些耐心,添一分细心,有空多到居民家中坐坐,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和他们说说真心话,要用一颗真心,真正打开居民的心扉,做居民能够掏心窝说话的“娘家人”。这就是我认为的第二层次的“敲开居民的家门”。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社区工作经历的社区工作者,在“敲居民家门”这件事情上,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第一次敲开居民的家门的不容易,但第二次、第三次……要敲开居民的家门也并不简单。这就是我今天想要说的第三层次的敲得开门——这个“门”能否敲开,取决于你是否是能为居民办事的人。 为居民服务,为居民解决实事,是我们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牢牢抓住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顺利的第二次、第三次敲开居民的家门。有句话叫“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哪些居民有困难、居民有什么样的困难,如何才能解决好。平日里,无论工作多忙,我都要抽一点时间到小区里走走,听听居民在讲些什么,哪怕事情再小,也都记在心间;居民有问题要问,我会停下脚步,耐心解答;居民有困难,我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居民有矛盾发生,我会协调各方,化解争端。就说几年前,我们社区新搬进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身患残疾,无人照顾,唯一的妹妹远在上海,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马上向街道民政办反映,并且积极联系各方,帮助他申请到了生活保障救助金,平时里也常常上门去看望他,陪他聊聊天,不时还送上一些生活用品。后来这位老人的妹妹还特意从上海寄来了一封情意浓浓的感谢信,让我很受感动。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真心真意为居民办实事的信念和决心。 “只有我们把群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