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度商业化——毁坏文物古迹的第二把火
摘要: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近些年来文物古迹出现过度商业化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背后是利益的趋势,监管的不善。文物古迹过度商业化是对不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也是对公共资源的私人化,所以亟待解决。
关键字:文物古迹 商业化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名城。正是由于北京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所以它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然而出于各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诸多文物古迹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1860年与1900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一前一后打进北京,致使北京城遭受了两场洗劫。在这两场劫难中,大量的文化古迹遭受到破坏。颐和园中的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十一间半;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更是彻底毁于一炬。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曾遭受创伤与磨难的文物古迹在政府或民间实业家的支持下得到了修复与保护。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商业化的触角伸入文物古迹这一领域,且呈现越演越厉之形势,每到一处古迹不难发现,可看的地方越来越少,甚至许多地方直接变成了旅游商品商店。文物古迹已在过度的商业化下蜕化成与历史文化无关的旅游产品。
笔者于今年八月底到北京进行专业考察。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心中对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向往自是无需多言。然而,在对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雍和宫等古迹进行参观考察后,却难抑失望之情与困惑之心。在景区内,除了欣赏宏伟大气的历史古建筑或珍贵文物之外,还随处可见各式商贩向来往游客兜售小商品,多间旅游纪念品商铺夹杂在古建筑之中,让人顿觉俨然进入了一个劣质工艺品市场。而景区周围尤其在入口,各类商铺紧紧包围,对游客进行围追堵截。除此之外,在进行相关查阅后发现,对文物古迹的商业化还远远不止如此。
据2010年5月19日燕赵都市报》报道,在名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的承德避暑山庄内,一座即将开门营业的豪华私人会所首批限量发售100张会员卡,每张价格初定为20万元,该私人会所今后只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另据《扬子晚报》报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宋美龄别墅内,居然成了一家“外面人”不能随便订的豪华餐厅。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太庙,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而如今这里经常要举办演唱会或其他商业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计时百天庆典就曾在太庙的广场隆重上演。近十年来,在太庙举行的商业活动年年增加,多部影片、歌剧在此拍摄或上演。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布会、文化公司的创意发布,都在这里举行。
中央电视台也曾披露过相同事件。北京万寿寺内的大雄宝殿及长生殿被出租给旅游公司,且与旅行社相互勾结,通过给游客看相、售卖祈福牌及吉祥物等进行敛财。
如上述诸类报道层出不穷,文物古迹商业化之风越演越烈,这不禁让人深思文物古迹商业化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最直接考虑到的是商家为求牟利。大致估算可知,在景区内及周边所售商品的价格平均高出景区外两倍之多,如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在景区外售两元左右,而在景区之内售5元甚至10元不等。在如此高的利润驱使之下,各商家自是趋之若鹜,皆为利往。然而,我们不能把板子全打在商家身上。商家进入景区自然得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可现今诸多景区成为被多头管理的“怪胎”,复杂、特殊的隶属关系制约了监督方的有效监督——表面上很多部门负有监管之责,但实际上管理上的漏洞层出不穷。正是因为如此,文物古迹被商家包围。
而据《时代商报》2011年6月24日刊登的题为《文物古迹背后的商道》一文,也指出了文物古迹商业化的另一原因。文物古迹的修复与保护,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或自身门票收入。但是,文物古迹的维修和保护,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自身的门票收入远远不够,而完全依靠政府拨款也无法保证古迹本身能得到及时的修缮。所以只能以通过商业化开发的方式,将市场的手段引入文物保护领域。
文物古迹作为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载体,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不可估量。文物古迹的商业化必定会带来严重后果。
首先是商业化对文物古迹保护的直接破坏。景区内的商铺林立,势必需要大兴土木,这样做显然不利于古迹保护,而且商铺林立也影响古迹的整体美观及弱化了其历史感与历史教育意义。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2006年,承德避暑山庄修筑了大量临时建筑,永佑寺内共有9座大小不等的金属顶建筑围绕在舍利塔的四周。这些临时建筑大多作为商铺之用,但是这些商铺在建成之后只有少数两家经营,其他的均被闲置。如此大兴土木的结果是,这些临时建筑不仅破坏了文物的整体环境与文物文化氛围,而且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文物古迹的商业化还会造成公共资源的私有化及文物单位的公益性荡然无存。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也就是说,在产权上诸多文物古迹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