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一次心灵的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走长征路,一次心灵的历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人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 时代在改变人心,市场在改变人的行为,每一个怀恋过往青春的“老人”们,努力奋斗开创了一个时代。如今父辈早已褪去了身上的打工者色彩,三十年改革开放,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不,没有。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如若我们扛不动父辈的旗帜,那么一切都是明日黄花,如若我们继续昏昏沉沉下去,世界将会怎样?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次悲壮的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离开瑞金的时候,有浩浩荡荡的八万六千人,可是一年后到达陕北的,只有遥遥晃晃的六千人;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时,还有八万多人,然而最后到达陕北的却几乎屈指可数红二军团、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军长征时的二十多万人,绝大多树人没有冲出绝境,没有看到胜利的时刻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传了红军北上抗日的真理,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 长征――一个庄重的名词,烙在我们的心中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长征的路该是怎样的一条路,怀着既期待又庄重的一份心情,我踏上了红色之旅的道路,去领略长征的气魄,去感受长征的精神,去捕捉长征的灵魂 这本书不同于别的书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用文字来阐述历史的惊心动魄,说这是一本影集可能更加贴切。但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可能从中得到的一些启示是不单单能从影集中得到的。 作者在红军长征68年后,亲身经历了当年红军长征所行经的路线,用相机沿途记录下点点滴滴。历史的底片在光阴的冲刷下,洗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之中的长征路。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李爱德 1968年生于澳洲悉尼,5岁移居英国。英国布列福大学历史系博士,曾在该校教授现代语言。1997年起移居中国,先后在北京多份报章杂志任职编辑。 马普安,1966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在英国长大。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国际政治科学学士,持新闻系高级文凭。1999年旅居中国前,先后在英、美两国当新闻工作者。有丰富旅游经验。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当今天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的时候,时代的感使我们更对之产生一种与心灵的洗涤,这种感使我们油然感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 长征是伟大的,她的伟大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表现在她的一个个具体战役的胜利上出发前的数十万人,到达延安时仅剩下一、二万人,尽管一路上打了很多次胜仗,但这种可见的胜利与失去的相比,那实在是一种惨痛代价换来的胜利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物质利益的得失上说,怎样也很难理解这种胜利的深远意义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把一支代表人民利益与希望的队伍驱赶了二万五千里,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而退居到小小的延安城。然而,正是这一奇迹般的战略转移,长征的伟大意义在此后一个久远的时代表现出来。直到今天,我们还得益于她,并感恩于她。正是这次举世闻名的长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她一路撒下的火种,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著,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尽管,围追堵截,雪山草地,树皮野菜,饥寒交迫,生离死别,一切人世间能经历,能感受的痛苦,这支队伍都经历了。但他们从容面对了这一切的苦难与磨练,从此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与拥护。 长征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她的不朽更深刻表现在此后的延安精神上,表现在那种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尽管这种精神起初只表现为一小部分精英们的品质,正是这些品质所展示的楷模表率作用,成就了共和国的辉煌之路,成就了今天人民大众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新生活。我们纪念长征,更大意义上说,不是单纯的怀旧,更不是恋荣和希望这种历史悲壮的重演。而是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为人类崇高理想的坚定信仰不懈努力奋斗上开创新局面,迈向新未来。 永不言败。这是一个人生的哲理死里求生,死而后生,只要没有扑倒在地,没有生的气息,我永远不说我失败,我还是爬起来往前冲。长征就这个样子,多少次都觉得没希望了,剩下五六千人,可就是这五六千人最后成就了千秋大业,长征把永不言败演绎到了极致。精神这种的精神我们再去走走长征路就能找回,而是这种精神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