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前障碍扫除 (1)酬: 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3)二十三年: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 作者生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吏,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4)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5)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的意思。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6)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7)长(zhǎng):增长,振作。[1]? 刘禹锡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刘禹锡从805年被贬,到827年,只有22年,但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现在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用自己的话讲讲诗人描述了怎样的经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想起一首贺知章写的诗: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23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故乡,故友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刘诗营造的是一种凄凉、悲伤、无奈的意境,而贺知章的诗则充满了感时伤老的情绪,情感表达比较含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 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阅读理解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避,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阅读理解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阅读理解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阅读理解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又赋予了它们什么 新意? “沉舟”、“病树”都是自比,意思是说: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发,飞驰而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