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应该给其电动机的运行电路里面加上过载保护的元件 热继电器 4、 主要技术参数 热继电器额定电流、相数、热元件额定电流、整定电流及调节范围等。 相数:有两相和三相2类 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是指热继电器中,可以安装的 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热元件的额定电流:是指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是指热元件能够长期通过而不致引起热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流值。 使用与选择:IeR≥Ied IeR:热继电器热元件的额定电流; Ied: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作业:1、画出自锁控制线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2、热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写出其图形文字符号。 * Date: * Page: * * Date: * Page: * 电机过载: 若电动机过载不大,时间较短,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若过载时间长,过载电流大,电动机绕组的温升就会超过允许值,使电动机绕组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使电动机绕组烧毁。所以,这种过载是电动机不能承受的。 我们怎么办? 一、热继电器 a ) 外形 b ) 结构图 1 - 电流整定装置 2 - 主电路接线柱 3 - 复位按钮 4 - 常闭触头 5 - 动作机构 6 - 热元件 31 - 常闭触头接线柱 32 - 公共动触头接线柱 33 - 常开触头接线柱 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 作用:电动机的 过载保护 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去推动杠杆使触头动作 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 利用过载电流发热使易熔合金熔化而使继电器动作 在电动机的热继电器 型式:双金属片式 热敏电阻式 易熔合金式 结构:由发热元件、双金属 片和触头及动作机构 等部分组成H:\拖动教案\热过载继电器组成.swf 。 常用的双金属片式结构: 由发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头及动作机构等部分组成 。 过载保护原理: 热继电器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的。在出现电动机不能承受的过载时切断电动机电路,为电动机提供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保护特性: 热继电器可以根据过载电流的大小自动调整动作时间,具有反时限保护特性。即过载电流大,动作时间短;过载电流小,动作时间长;当电动机的工作电流为额定电流时,热继电器应长期不动作。 1、图文符号 电器名称:继电器,以一个拼音字母J表示; 1 6 5 4 3 2 / ━ 举例:JR15-20/3D热继电器,设计代号是15,额定电流20A,3相,带断相保护。 断相保护,D表示有断相保护; 没有断相保护者,此为省掉; 相数,2表示A、C两相;3表示三相; 如果是D则表示为单相; 热继电器额定电流; 设计代号: 种类:热式,以一个拼音字母R表示; 2、型号含义 注解:热继电器的测量元件通常采用双金属片,由两种具有不同线膨胀系数的金属碾压而成。主动层采用膨胀系数较高的铁镍铬合金,被动层采用膨胀系数很小的铁镍合金。 (a)感受部分结构示意图 双金属片式结构: 3、工作原理H:\拖动教案\热继电器工作原理.swf 电气原理图 3.接触器自锁控制 自锁触点 热继电器 热元件 热继电器 常闭触点 KM L1 L3 L2 FU1 KM QS SB2 FU2 KM M 3~ FR FR SB1 二、单向控制 电气原理图 3.接触器自锁控制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短路保护 :FU1、FU2 L1 L3 L2 FU1 KM QS SB1 FU2 KM M 3~ FR KM FR SB2 一、单向控制 短路保护 :FU1、FU2 过载保护 :FR 一、单向控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工作原理 保护环节 L1 L3 L2 FU1 KM QS SB1 FU2 KM M 3~ FR KM FR SB2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开关切换 4.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 按钮切换 一、单向控制 开关切换 点动控制:SA断开 4.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 FU1 KM M 3~ FR Q L1 L3 L2 主电路 FU2 SB1 KM KM FR SB2 SA 控制电路 一、单向控制 一、单向控制 开关切换 4.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 FU1 KM M 3~ FR Q L1 L3 L2 主电路 点动控制:SA断开 连续控制:SA闭合 FU2 SB1 KM KM FR SB2 SA 控制电路 按钮切换 4.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 工作原理: 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股票知识.ppt
- 平面构成第二讲肌理构成.pptx
- 1.广告道德.ppt
- 平面构成第四讲分割与打散重构.pptx
- 1.国内民航业发展.doc
- 平面构成第四讲视觉空间的构成训练.pptx
- 平抛运动1.pptx
- 2015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发展概览.pptx
- 1.过控系统概述.ppt
- 2015中级经济法第8章课后作业(下载版).doc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知识点汇总.pdf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pdf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同步学案.docx
- 高中历史选必三《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预习学案.pdf
- 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高考历史复习学案.pdf
-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高考历史复习学案.docx
-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汇总.docx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pdf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docx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