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
缅甸琥珀内含白垩纪昆虫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
2014-08-21 | 编辑: | 【大 中 小】
琥珀被称为“时间胶囊”,精美的保存了生物在地质历史中精彩的演化片段,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缅甸琥珀产自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我国《汉纪》(公元205年-265年),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缅甸琥珀的时代为白垩纪中期森诺曼期(Cenomanian),距今约1亿年(99百万年)。缅甸琥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白垩纪琥珀之一,蕴藏着目前已知最丰富的白垩纪生物群。缅甸琥珀昆虫研究对了解中生代昆虫各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分类系统学、古生态学和古地理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团队及国内外合作者对缅甸琥珀的鞘翅目和啮虫目昆虫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1、首次发现中生代铠甲化石:铠甲(Micropeplinae)是一类小型甲虫,为隐翅虫科一个较小的亚科,以其体表具有复杂脊状构造,形如“身披铠甲”而得名。铠甲化石十分稀少,之前仅发现于新生代,且均为现生属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等的观察研究,确立铠甲科一新属一新种(Protopeplus cretaceus Cai and Huang, 2014;白垩原铠甲),该新属具有一些原始特征,如前足基节相连和腹部背板不具脊等。另外,其前胸背板具有4条纵脊的特征与现生所有类型铠甲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为认识铠甲体表脊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2、发现最古老筒形隐翅虫化石:筒形隐翅虫(Osoriinae)的腹部不具背侧脊而形成筒状腹部,易与其他隐翅虫亚科区分。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研究,确立一新属一新种(Mesallotrochus longiantennatus Cai and Huang, 2014),并将其归入现生Thoracophorini族,与产自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日本石垣岛等)的现生Allotrochus属十分相似。该发现为第一块中生代筒形隐翅虫,不仅比已知最早记录(始新世)提早了约5000万年,而且对研究筒形隐翅虫的古生物地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3、首次详细描述了缅甸琥珀步甲化石:步甲(Carabidae)又叫“步行虫”,是一类常见的陆生肉食亚目甲虫。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合作描述了缅甸琥珀中第一块步甲化石(Oodes kachinensis Liu et al., 2014;克钦卵步甲),并将其归入现生Oodini族Oodes属。该发现是卵步甲属的最早代表,对该属的起源、早期演化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4、发现了最早厚啮科(Pachytroctidae)啮虫化石:和黎巴嫩大学等单位合作描述了缅甸琥珀中厚啮科啮虫两新属两新种(Burmipachytrocta singularis Azar et al., 2014和Atapinella garroustei Azar et al., 2014);详细讨论了两类啮虫的分类地位和与其他现生厚啮的系统学关系。该发现为现生厚啮科昆虫的最早记录,对该类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国际综合性期刊 Naturwissenschaften 和国际地学期刊 Cretaceous Research。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资助。? ??
论文相关信息:?
1. Chenyang Cai, Diying Huang (2014) The oldest micropepline beetle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Naturwissenschaften doi: 10.1007/s00114-014-1221-z?
2. Chenyang Cai, Diying Huang (2014) The oldest osoriine rove beetle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Cretaceous Research doi: 10.1016/j.cretres.2014.03.020?
3. Ye Liu, Hongliang Shi, Chenyang Cai, Hongbin Liang, Diying Huang* (2014) The first record of Creta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