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剖析澳洲移民局.doc
剖析澳洲移民局
今天剖析澳洲移民局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澳洲移民局的办事流程、方便大家办事的同时防止上当受骗走弯路,下面的主要内容是澳洲移民局的一些“规矩”、与澳洲移民局有关的骗局、澳洲移民局联系方式。
先和大家剖析澳洲移民局的一些“规矩”:
比如移民局的通用咨询电话号码仅用于接听咨询电话,从来不用做呼出电话。而且,他们从来都不会通过电话这样的联络方式要求付款,这从来都不是移民局的工作流程。
还有移民部指并不会在电话中索取任何罚款或处罚的付款。
之后是讲讲与澳洲移民局有关的骗局:
澳洲移民局发出警告,近期出现了一批假冒移民局员工的诈骗者,伪装拨出的号码为移民局电话号码,向受害人索要付款。移民局提醒人们小心这类骗局,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金钱。
澳洲移民局上周在社交媒体推特的页面上帖文称,“有个别人冒充澳洲移民与边界保护部(DIBP,简称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要求支付费用。请保护好自己免受移民欺诈。”
移民局网站的公告说,近期出现了一些电话诈骗的案例。有人假冒移民局员工或其它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致电受害者,以受害者的“错误”为由,要求支付一定款项。诈骗者利用技术,让受害者从来电显示中看到的来电方是移民局的电话号码。
特别提醒,他们常见的诈骗理由是,诈骗者持有受害人的护照信息和生日信息,对受害人宣称上面的出生日期不正确,需要受害人支付一定费用进行更正,还表示如果受害人不支付这样的费用,就会被遣返回国。
移民局警告说,任何人一旦接到这样的电话应立即挂断,并向所在的州和行政区政府举报。
移民局警惕诈骗网页上,列出了目前仍“流行”的六种诈骗手段,除了上述的电话骗局外,还包括:
电子邮件骗局
诈骗者利用后缀为.pn的邮件联络受害人,如immi@govt.au.pn或australia@.au.pn等,告知受害人通过“电子抽奖”被选中有资格获得“安置计划”名额,要求受害人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文件,通过西联(Western Union)向某处汇款就可以获得澳大利亚签证。
这些受害人通常是在某些求职网站注册、或者填写了不明就里的虚假应聘广告后,成为这些诈骗者的目标。
邮轮公司工作骗局
一些海员是这类骗局的受害者。诈骗者发邮件宣称收费几千澳元,可以为海员安排一份在一艘去往澳大利亚或者是在澳大利亚的工作合同,并帮助办理所需签证。
网络相亲骗局
这类骗局已经屡见不鲜了,多是从网络聊天、网站相亲发展而来,然后要求得到一定金额办护照见面、买旅行保险等。这种骗局损失的金额很高,有的受害人损失高达3.5万澳元。还有的受害人去了其它国家后被绑架,向受害人家属勒索赎金。
黄金骗局
一些诈骗者进口大量黄灿灿的金属,比如低纯度的黄铜,向海关申报是黄金,并按黄金缴纳关税,由此获得了一张“进口黄金”税单。诈骗者向受害者出具这样的税单,以“低价”出售诱骗受害者购买。
就业骗局
一些诈骗者在网站上刊登虚假的招聘广告,向应聘者收取“办理签证”的费用,其实根本没有工作,更没有递交任何签证申请。
有关当局敦促澳洲签证申请者及持有者确保自己不会受害于经常伪装成移民官员或移民中介的电话骗徒。
这些骗徒会索取个人及银行的详细信息,并威胁对方称,如果不提供,他们会被取消护照或驱逐出境。移民部的发言人证实,其一般性咨询电话号码从不用于境外通话,任何人接到这种号码的来电都应当警觉。
他说:“我们的电话号码被用于骗局中,以恐吓申请人支付费用,不然面临驱逐。我们办公室,包括移民中介注册管理办公室(Office of the Migration Agents Registration Authority)的员工绝不会用这些电话来联系公众。”
若有疑虑,民众可登陆网站Scamwatch查询如何让自己免遭电话诈骗的更多详细指导。有关当局呼吁大家保护好个人信息。
Scamwatch的发言人表示,电邮也可能会索取个人信息,民众不应该在检查真伪之前就予以回复。
骗徒电话索要个人信息资料
骗徒通常自称是公务员。就涉及移民部的案例而言,他们会打电话给移民及临时签证持有者,用驱逐来威胁他们,原因是移民文件或签证状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然后,骗徒会索取1,000元左右的预付费来重新提交表格。他们似乎主要针对来自印尼和巴基斯坦的人,骗局开始时,受害者会突然收到来电,对方声称来自移民部。后者通常会在答录机上留下联系号码。
致电者常常声称存在关于表格和签证状态的问题,然后要求支付一笔钱或缴纳罚款来解决问题。他们会索取护照详细信息、出生日期或银行信息等等资料。
骗徒甚至还会说,如果不提供必要信息或缴纳罚款,他们会报警。他们还提出派的士去接对方到邮局,通过电汇或其它电子支付形式付款。
Scamwatch警告说:“如果你通过电汇转账,那就再也见不到这笔钱了,因为几乎不可能追回这种方式转出去的钱。如果你提供了任何个人信息,骗徒都可能用来实施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