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影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人物
一位影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人物:马立平
? 上一周参加上海的一个国际课程论坛,聆听到一位在美国做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立学者,被人称之为“硅谷”的乡村女教师的马立平教授的演讲。她的演讲激起了我的共鸣,也引发了我对她的事迹的兴趣。
??? 我们是同龄人,青年时期有过同样的经历。读到马教授成长的经历,使我对这一位中国式的美国教师产生了由衷的钦佩。
转载此文以致敬意。
马立平:我认为不能把“创造力的培养”和“听话”对立起来,造成一个错觉,似乎有创造力的人都是不听话的,而听话的人就没有创造力,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就是听对了几个人的话,后来才有了一些机会,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创造性的,说别人没说的话,做别人没做的事情,应该能算是创造性了吧?可这得益于我听对了几个人的话,所以说,不能绝对地把“听话”和“创造性”划分开来,问题是你听谁的话,听什么话,这就要靠你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了。
马立平,1951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作为“知识青年”到江西山村插队落户,当过民办小学的教师和校长,文革后,她考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1989年到美国留学,1996年获斯坦福大学课程设计专业教育学博士,此后曾做过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系讲师、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国际事务顾问、伯克莱加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等工作,2001年至2008年,任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资深研究员。 2006年接受美国联邦教育部长提名,以数学教育专家身份,进入美国总统的数学决策顾问团“NatiOilal Mathematics Advisory Panel”, 1994年,马立平创办以华裔青少年为对象的“斯坦福中文学校”,结合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法和现代课程理论,编写研发海外华裔儿童中文教材,进行“直接认字教学法’’的教学实验, 1999年,马立平博士以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为蓝本,出版了《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一一中美教师对基础数学的理解》(Knowing andTeaching Elementary Mathematics:Teachers’Understanding 0f FundamentaI Mathematicsin China alld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使她蜚声美国数学界和教育界,该书从四个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访谈问题出发,比较了中美小学数学教师在接受访谈时的不同表现,书中所列举的大量实例表明,参加研究的两国教师相比较,中国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作者进一步指出,正是基于这样深入的理解,中国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从而使得他们的学生得到更为系统的数学训练。 该书从一个侧面解释了美国学生在TIMSS中表现差强人意的原因,为美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该书问世以来,重版重印20余次,累计印数达8万余册,成为美国数学教育界难得一见的热门书。 程:您在美国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多年,您的研究成果在异国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大家都很想了解您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马:我想可以把我的经历用三个故事串起来讲,第一个是刘佛年老校长的故事,第二个是“小紫书”的故事,另外一个是“冷板凳”的故事。 故事一:刘佛年先生的启蒙指导 (在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硕士学位之前,马立平仅在学校中完成了初中二年级的学业课程,此前,她没有读过高中和大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过一堂正式的英语课,这样的“教育背景”要考取研究生,如今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是什么机缘使她选择了教育研究的道路,并顺利通过了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刘佛年的故事”中,您或许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马:请问你听说过“刘佛年”这个名字吗? 程:我只知道他曾经是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校长,但是对他的生平了解不多。 马:刘佛年老校长是我的恩人,是他指点和扶持我走上教育研究的道路,刘先生生于1914年,早年大学毕业后,曾经到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游学,学习哲学和教育,后来回到祖国,任教于西北联大、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解放以后,他参与筹建华东师范大学,当过我们学校的教务长、副校长,1978年出任校长。 程:您是在什么时候认识刘佛年先生的? 马:说起来,那是三十多年以前文革中的事了,我是六七届初中毕业生,离完成初二学业还有几个星期,文化革命开始了,1969年,我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种了几年田以后,被指派到大队的民办小学教书,我一开始教书,就要教两个年级的复设班,觉得非常困难,学生根本不听我的话,统考成绩远远落在其他学校后面,没有办法,我趁回上海探亲的时候去母校听好老师上课,拜师学艺,另外,我决定要自己找教育学的理论书来看,非常幸运的是,我有个好朋友,带我到华东师大图书馆借书,还介绍我认识了当时“靠边”在家的刘佛年教授,我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后时刻》1.ppt
- 《岩土工程》.doc
- [天津]建设集团日式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应用.ppt
- 《文成公主进藏》获奖教学.ppt
- 《岩石力学》习题库与答案02.doc
- 《分享快乐》PPT1.ppt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题思想分析.doc
- 《滴水穿石启示》.doc
- 《抗震结构设计》多媒体 第二章.ppt
- 《献给艾米莉玫瑰花》主人公艾米莉悲剧人生原因分析.doc
- 高中数学教育大数据分析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中的应用研究: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校园建筑绿色设计中的生态补偿与景观恢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以泡菜与酸奶为例,探讨传统发酵食品制作工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慧校园智能学习环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实施策略与效果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安全保险实践与效果评估研究报告 2025.pdf
- 基于VR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果展示与评价策略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数字评价体系的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反馈与物理实验课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课堂认知冲突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AI教育平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用户偏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