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历史41题解题策略 试题题型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 关于学生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建议一:增加“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节(4分) 理由:1)社会生活是历史发展变化的具体反映;19世纪后半期,随着外来侵略的扩大、加深及中国经济结构、政局的变动,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2)介绍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状况及趋势。(8分) 建议二:增加“19世纪后半期中国思想界的变化”一节(4分) 理由:1)19世纪后半期,面对重大的历史变局,中国思想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自己应对历史变局的方案,为改变中国现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系统地了解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和探索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8分) 1、试题具有开放性,新中求变,为考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 2、综合知识考查能力要求一直不变。 3、紧跟时政,讨论史学界热点话题。 4、运用文本材料、历史地图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 …… 1、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消化和落实。 2、知识网络要清晰,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 3、运用正确的史观解读历史现象,史论结合,联系古今。 4、重视高考题训练。 5、解题技能要规范。 6、阶段知识回顾和归纳。 …… 质检一: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的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 高分试卷呈现: 2、(分论点,找出相关史实支持你的观点) 1)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存在巨大惰性,如? 中国近代化确实有西方冲击的作用和一定的被动性。如?故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化的外在条件,加速了中国进步。 2)在肯定西方作用的同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不缺乏突破的内在动力,比如? 所以,各阶层仁人志士是中国近代化的主体。 3、 综上所述,这一模式过于强调西方的外部冲击和中国的被动适应,是片面的。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唯物史观,全面看待,既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外来力量,也不可忽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 1、观点:我认为这一模式是片面的。西方冲击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促进作用,但中国社会也有自身内在的发展特点。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 (2013年全国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兖州 并州 雍州 青州 京畿道 都畿道 流求 黔中道 淮南道 山南西道 山南东道 真题再现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1:汉代的州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基本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唐朝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信息2: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划分规则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的“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如依据长江、汉江、武夷山等划分各道。???? 信息3: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 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 信息4: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地区变化不大。 说明: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信息5: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 说明:从汉到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州、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级政区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州 路、府、州 州 州 郡 郡 统县政区 省 布政使司 行省 路 (道) 州 高层政区 清 明 元 宋金 隋唐 魏晋南北朝 秦汉 时期 ——表格来源:2014年四川卷 读表,你得出什么认识?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