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项目名称 中铁十局大临铁路项目部 第1页
共12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红豆山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 红豆山隧道出口施工图 施工部位 红豆山隧道出口初期支护施工 交底日期 2016年3月25日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大临铁路站前工程DLZQ-4标段项目部红豆山隧道出口DK125+113初期支护。
2.设计情况
2.1围岩情况
红豆山隧道出口主要位于为IV,Ⅴ级围岩地段,隧道全长10616米。且顶部有植被覆盖。段内上覆第四区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冲洪积漂石土,坡残积粉质粘土,下伏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
2.2支护内容
初期支护内容主要包括:超前支护、钢筋网、钢架、锚杆、喷混凝土。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
钢架、钢筋网和锚杆由2#钢构件厂统一加工派送,人工配合机械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锚杆钻机或锚杆台车及凿岩机施作锚杆,喷射机械手配合泵式湿喷机喷混凝土。
现场设置封闭式半成品存放场,半成品要分类分区存放,并设有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包括半成品型号、用途、进场日期)。
2.3超前支护情况
红豆山隧道出口超前支护主要有Ф108超前大管棚,Ф60中管棚,Ф42超前注浆小导管。
超前支护参数表
起讫里程
围岩
等级
超前支护
环间距
根数
纵间距
DK123+990
DK124+040
V
Ф60中管棚
0.4
26
3
DK124+380
DK124+430
V
Ф60中管棚
0.4
26
3
DK124+550
DK124+582
V
Ф42小导管
0.4
52
2
DK124+582
DK124+630
V
Ф60中管棚
0.4
26
3
DK124+630
DK124+690
V
Ф42小导管
0.4
26
2
DK124+690
DK124+900
V
Ф60中管棚
0.4
144
3
DK124+900
DK125+000
IV
Ф42小导管
0.5
34
2.4
DK125+000
DK125+088
V
Ф42小导管
0.4
86
2.4
DK125+088
DK125+113
V
Ф108大管棚
0.4
43
25
2.4初期支护情况
2.4.1型钢钢架
钢架纵向间采用Ф22钢筋焊接连接,连接钢筋环向间距1.0m,型钢钢架拱脚和墙角处均设2根长3.5m的Ф42锁脚锚管。
2.4.2钢筋网防护
V级围岩段,拱墙设网格间距20×20cm的HRB300Ф8钢筋网,钢筋网片均为单层钢筋网片。
2.4.3拱墙初喷混凝土
隧道初喷混凝土厚度根据围岩类别、支护结构的不一、地质水文的差别,隧道初喷混凝土厚度分别为Ⅲ10cm、Ⅳ15cm、20cm、22cm。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3.1施工前条件
(1)相关技术交底已经编制完成,并下发至施工人员;
(2)进场人员已经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已经下发至作业人员;
(3)施工机械已进场,并报验;
(4)相关安全保证措施已到位。
3.2准备工作
3.2.1内业技术准备
开挖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告知安全风险以及在过程中需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2外业现场准备
(1)项目技术人员在交接桩和施工前对所交的桩点进行复核确认,施工时进行加密控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及时建立洞内外控制系统,洞内按要求布设主副导线。平面控制测量结合本隧道的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采用GPS测量、导线网测量的形式进行测量控制。
(2)对开挖的洞身围岩进行地质超前预报,探测前方围岩的性质,地质状况和不良地质状况,宏观掌握隧道段落围岩状况;同时采用地质钻机对隧道围岩进行直观探测,结合围岩、支护的变形监测,对围岩状况进行分析,其结果与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比较,及时修正开挖、支护参数。
(3)检查高压风、水、电管路畅通,接头完好,施工机具性能符合施工要求,机械性能良好。隧道内排水系统完好。应急材料、物资准备妥当,安全设施功能良好。
4.施工工艺
4.1超前支护
超前注浆小导管主要设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本隧道小导管长3.5-4m,壁厚3.5mm,于拱部120°范围内布设。钢管外插角均为5~10°,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管内预注浆为水泥浆单液浆体。
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前端封闭并制作成锥形,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也可以直接打入,小导管尾端焊接φ8钢筋加劲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