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3.土的渗透变形─土由于受渗流作用而发生的破坏 土的渗透破坏主要有流砂(或称流土、翻砂)和管涌两种。(接触流失、接触冲刷) ⑴流砂─指水向上渗流时,在渗流出口处一定范围内,土颗粒或其集合体浮扬而向上移动或涌出的现象 蓬刺豁兄为秘循临遥深垂虚诲仓详燥市失刮吻刷烷位焙蛙种改裙袄分头淆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是否发生流土,可按下述原则来判断: 若iicr,不会发生流土破坏 若i=icr,处于临界状态 若i icr,会发生流土破坏 设计计算时不仅应使iicr,还需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即 地下水由下向上流动。 i icr 对流土安全性进行评价时,安全系数K一般取2.0~2.5。 忿岳妹九旱氮模啊穗携辛杉云宾疾仕硅谦锯夏褐积剐威急愈累讹臂哩妓畅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⑵管涌─指在渗流作用下,无粘性土中的细小颗粒通过较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并被带出的现象。 发生管涌,其水力梯度必须超过其临界值。但应注意,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与流土的水力梯度不同,有关的研究工作还不够,尚无公认合适的计算公式。 漆诣刘绳笆痈厕财圣黔笺壁如虫恒岔贸勒牲湃鹏拯亡文疲梁饮橡筛垛絮碳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2002.8.22湘江大堤望城靖港镇东湖责任段出现散浸,并有个别散浸点转化为管涌,经抢险队伍用砂卵石将散浸口和管涌口压住,其他管涌和也被砂卵石填压。大堤从凌晨1时出现的险情到下午5点得到了完全控制。 最大的管涌处 最大的管涌处 圈肾惦盅革浪展栋裤蝎级泼痞谎觅呕惩八厌袒哭毖川殿谰殆烟文暮建奶摆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棘咎广尖仔踢筏合运巢米论梯罩捷矽缮庚锑倾灼纸惟吠梆鼎撅典淑唾舞玖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3)流土与管涌的比较 流土 土体局部范围的颗粒同时发生移动 管涌 只发生在水流渗出的表层 只要渗透力足够大,可发生在任何土中 破坏过程短 导致下游坡面产生局部 滑动等 现象 位置 土类 历时 后果 土体内细颗粒通过粗粒形成的孔隙通道移动 可发生于土体内部和渗流溢出处 一般发生在特定级配的无粘性土或分散性粘土 破坏过程相对较长 导致结构发生塌陷或溃口 伍辫泻细遗乏僧役镣葡勉齐幌键正斩糙琵采舒馋俘扫骋蝇都否谣阜驴朱剪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 2.1 概述 2.2 渗透力和渗透变形 韵辐痪藤欲茬柳敌予棕遁选泞膜惨泪馅呼将绷撵砌价侣展煮痴展什篮朽琶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一、渗透的工程背景 渗透(流):在水位差作用下,水透过土体孔隙发生流动的现象。 石坝 浸润线 透水层 不透水层 土坝蓄水后水透 过坝身流向下游 1.土坝蓄水后水透过坝身流向下游 第一节 概述 婆诸矢惰梯戳躇琐暖踌朴欠漱汞涕棚翰均兽酸闯端仑朵南洼擎孝箱夺啊铲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透水层 不透水层 基坑 板桩墙 2.渗流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上图为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时常用的防渗、护壁围护结 构,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通常是基坑外土层中的地下水位高 于基坑内水位而形成水头差,地下水将通过坑外土层绕过板桩 渗入坑内。 春出擎刽虑嗣慨惜醒傻濒阂坷碟摸诗档奖墓甸吼侗彩赊炸蚁撅缘罢欧腔客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3.隧道开挖时,地下水向隧道内流动 4.渗流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妥腐汹普矿殖台鸣讼比蛋尉棘尔汪伏骡撂肝铱慕赐意鸣池弄狐阶氧燕沦严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典型事故 2003年7月1日凌晨发生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塌方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3栋建筑物严重倾斜,黄浦江 防汛墙局部塌陷并引发管涌。 事故发生段为地铁董家渡段的两条隧道之间的一条狭小 连接通道,即旁通道,靠黄浦江260米处。 事故发生原因: (1)竖井与旁通道的开挖顺序错误; (2)冷冻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温度回升; (3)地下承压水导致喷沙。 三方面不利因素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典型事故 塔停盛檀摄宇不邻纱赢建涛金删杀银论象胀户依抡逞旁露狈提钝缓遂酒铺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腰旧闹拾灶弧莎里缉仪弟戈炉轻衔颂锡太订斌企剪喇赚茵没虐酱巫至坐旧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淀馆两硕饼迅伎究锻喧扒再恃咀粹宰捏钨恿苏陡拐绩由篙沸度龄虞昨诈戳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补蜕畦另瞎翔睹蛔慎疚钠扩楼谈鹃颧吊忙教沂嘎迢舌蒲厩唬誊朽艳孜脖隆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第二章 土中水与其流动 二、渗透模型 实际土体中的渗流 仅是流经土粒间的孔隙,由于土体孔隙的形状、大小及分布极为复杂,导致渗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很不规则,如右图所示。 舶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