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pt: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v3.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v3

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 目录 1、研究背景及劳工标准的定义和范围 2、文献综述 3、贸易和社会福利效应 4、劳工标准对要素禀赋的影响 5、实证研究及结论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www.photosclub.co.kr / CD_Global Businesscommunication(ImageStates)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世界范围内 经济增长不平衡 劳工标准的讨论涉及经济、政治、 社会各个方面 对劳工标准的讨论存在的争议性较大、持续时间长 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 问题的提出 核心原因 发达国家国内就业矛盾突出,希望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进行限制,增加本国劳动供给量。 1.1、研究背景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共识 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 1999年 西雅图会议 2002年 ILO 2001年 多哈会议 1996年 新加坡世贸组织会议 1.1、研究背景 不同阶段,针对劳工标准各国采取的行动 支持国: 美、法、德、 欧盟 等一些发达国家 反对国: 中、越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A)国家是否可以通过降低劳动标准,增加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来提高本国竞争力 1.1、研究背景 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所讨论的基本问题 劳工标准的定义在国际上并没有达成共识 区分 核心标准 与 其他标准 各国对核心标准的认可度 (见表1) 1.2、劳工标准的定义和范围 对人权的重视 (基本工会权利、 劳动自由、 平等就业、童工) 如:最低工资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 建立及宗旨 核心标准得到三方共识 ——工人、雇主、政府 关于核心标准制定的公约数量及涉及权利 1.2、劳工标准的定义和范围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 美国的进口增长率 遵守核心劳工标准的10个发展中国家 两个变量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型或非贸易部门的劳工标准要低。在美国市场中,有着更高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与较低标准的国家相比不具有更低的进口渗透率。 KEY QUESTION: 遵守一定的劳工标准和比较优势/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 以10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出口额为自变量 以美国的进口增长率为因变量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2、文献综述 观点一:Aggarwal 一国某年j产业(产品)进口数量 占国内消费数量的比重 78个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 两个核心标准: 自由结社、集体谈判权利 以两个核心劳工标准为自变量 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绩效为因变量 这两个核心劳工标准所体现的组织权利与出口绩效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相关性。 以美国在劳动力密集的纺织产品的进口方面为例,遵守劳工标准与否对一国出口或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影响不大。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观点二: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文献综述 遵守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公约的45个发展中国家的GDP中出口额所占比重 采取控制变量法,用实际利率来考察每个样本国家的资本成本对该国出口绩效的影响 出口额同工会权利,如自由结社和集体谈判权利存在负相关关系,同取消就业歧视之间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出口额的变化也存在差异 2、文献综述 2、文献综述 观点四:Rodrik 没有一个人通过研究找到核心劳工标准和比较优势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跨国经验研究的支持。 即低劳工标准并不意味着有较高的出口 竞争的比较优势。 结论 2、文献综述——结论 3、贸易和社会福利效应 两种生产要素: 熟练劳动力—技术 非熟练劳动力 两种产品: X—玩具 Y—软件 两个国家: H国—本国(发展中国家) F国—国外(发达国家) 选取H-O 模型 3、贸易和社会福利效应 充分尊重劳工标准: PPF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C1—消费均衡点; Q1—生产均衡点; P=PX/PY—国际市场均衡价格 只考虑H国受劳工标准的限制: PPF2—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C3—新消费均衡点; Q3—新生产均衡点; P’=PX/PY—新国际市场均衡价格 3、贸易和社会福利效应 国外F国 F国将只能被动接受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社会福利水平提升(U4提高到U5)—PX下降—相对于商品Y的利润来说,X商品的产量增加但利润减少。 由于H国(国内)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