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十一章 重要作家.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第十一章 重要作家

曹禺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 1933年至抗战爆发为第一时期。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在三个剧作中不断发展和深化。三部作品都是悲剧,共同的主题是揭露中国社会的封建性和黑暗性。 抗战爆发后为第二个时期。与宋之的合作写出了《全民总动员》《蜕变》《北京人》《桥》改编《正在想》《家》电影剧本《艳阳天》等。现实性明显加强。 解放后为第三个时期。《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等。都没能超过他以前几部优秀作品的水平 曹禺的剧作代表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酌最高水平,显示出作者在话剧创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杰出才华。 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完整、严谨的结构安排。重视结构的安排,善于组织情节,剧情设置巧妙、谨严,这是曹禺剧作的突出特征。 二是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三是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四是个性化、动作性的戏剧语言。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成名作,也是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走向艺术高峰的一部力作。 二、《雷雨》 主要人物 A、周朴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怪胎--积攒原始资本的残酷--封建家长的专横自私--人性的挣扎和复归。 B、蘩漪:出走前的中国现代“娜拉”--个性解放和爱的追求--封建桎梏中畸形的心态--雷雨式的性格。 《雷雨》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人物的成功塑造上。 戏剧的结构安排上。 矛盾冲突的设置上。 人物语言的创造上。 显然,《雷雨》虽是作者的首部剧作,却充分显示出作者在戏剧创作上的艺术才华。 《雷雨》与《日出》比较 《雷雨》是“回溯式”结构,纵向描写,写的是封建专制对人的压抑造成的家庭悲剧,而《日出》是“横断面”的戏剧结构,写的金钱社会对人的毒化造成的社会悲剧。 《日出》的内容: 《日出》对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的揭露,主要是通过“不足”与“有余”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来实现的 三、《日出》 《日出》人物 《日出》剧本人物众多,但全剧十五个人物中却没有一个可以统帅全剧矛盾的主角。 陈白露虽是全剧的主人公,但她只是一个贯串人物。作为一个处于舞台中心的贯穿人物,她的悲剧形象展示了剧本的灵魂。一方面,她清醒,有正义感,仍保留着对生活的一丝热情;另一方面,她沉沦、堕落,无力摆脱资产阶级腐朽的享乐生活和对金钱的依赖。 三幕剧。 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线索,串连起全剧的矛盾冲突,展示了家庭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通过这些冲突反映了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的破产 。 四、《北京人》 《北京人》戏剧情节 《北京人》的形象 《北京人》在艺术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平淡自然的审美追求。 在象征手法方面,作品以“北京人”为题,剧中时隐时现的远古“北京人”和以汽车修理工身份出现的“北京人”,均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审美追求上,《北京人》有别于《雷雨》的紧张激烈,也有别于《日出》的强烈憎恶和愤激,而是显示着一种自然、平淡的风格,试图以日常生活场景的展开,来替代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以人物潜伏的内心冲突表现人生的悲剧性。 因此,剧中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舞台上出现的多是琐碎的生活原形态,体现出朴素、平淡的人生铺述,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 * * * * * * * * * * * * * * 茅盾(1896—1981年),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桐乡乌镇人。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 一、茅盾的生平和创作 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1981年辞世。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在现代文学史上绕开茅盾是不可能的。 茅盾的小说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典型,并十分注重作品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能反应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提供了一幅中国现代社会演变的宏伟的历史画卷。自辛亥革命至4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其繁复变幻,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其之间的冲突,在文中都有充分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