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死场》女性对家庭的恐惧与颠覆
-80·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
《生死场》:女性对“家庭”的恐惧与颠覆
陈千里
摘要:《生死场》全书贯穿三个家庭生与死的故事,因此家庭描写是研究其文本不客忽视的方面。
萧红着力刻划了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异化,通过若干女性在家庭中的遭际,包括家庭暴力、生育难产、动物
式性行为和男性薄情,折射出女性对于“家庭”的恐惧性想象,并揭示这种恐惧对于女性某种程度的普适
性和宿命色彩。小说中落墨最多的王婆形象,除了表现出黑土地上底层民众“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之
外。还传达出作者颠覆传统家庭观念的渴求与努力。萧红独立的女性视角有机地融铸在“民族生死”的
宏大话语中,使得文本具有了或显豁或隐微的多重意义。
关键词:《生死场》;家庭;女性;恐惧;想象;颠覆
萧红的《生死场》是一部很独特的作品,鲁迅称其为“越轨的笔致”。这个论断成为了后人评论
这部作品的基调。《生死场》的“越轨”与独特表现在方方面面,而其中透露出的女性对“家庭”的恐
惧性想象,以及强烈的颠覆现行“家庭”的意愿,则是在中国古今文学中都十分罕见的。
《生死场》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题目明确标示着的“生死场”——死的命运与生的挣扎。但是,
这个“生死场”的具体内涵有一个由家到国的意义递进、变迁过程。而从文本的实际构成来看,事
件的发生与演进,则大半是在家庭的“平台”上——全书共分17节,去掉极短的过渡性的两节,15
节中有11节描写的是家庭中的故事(1)。这部作品的总体结构看似散漫,实则别有匠心在。贯穿全
书的是三个家庭的变迁。开篇与收尾写二里半与麻面婆的家庭,“套”在结构第二层的是王婆与赵
三的家庭,“套”在里面的一层,则是金枝家庭的故事。全篇首尾呼应,一层套着一层,在三个家庭
的空间里演进着生与死的故事②。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场”的“场”,既可以说就是那块灾难深重
的黑土地,也不妨说是那块土地上的一个个痛苦的家庭。因此,这部作品中的家庭描写,无论是对
于小说创作来说,还是对于“家庭”书写的研究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
家庭中夫妻关系的异化是萧红特别着力刻划的,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当属月英、王婆与金枝的
遭际。这些遭际的描述折射出女性对于“家庭”的恐惧性想象。
收稿日期:2008-01—25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0)
作者简介:陈千里,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昕1)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①只有14、15、16、17四节是例外,而这与主题的发展有关。
②从结构角度看,小说开头部分,先后出场的家庭是二里半一王婆一金枝,结尾收场的顺序是金枝一赵三—二里半。
万方数据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1·
月英原是村子里最漂亮的女人,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出了她当年的可爱:“生就的一对多情的
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可是在她久病之后,被丈夫憎厌、
虐待,陷人生不如死的绝境。这里作者的描述是令人倍感恐惧的:
晚间他从城里卖完青菜回来,烧饭自己吃,吃完便睡下,一夜睡到天明。坐在一边那个受
罪的女人一夜呼唤到天明。宛如一个人和一个鬼安放在一起,彼此不相关联。
“你们看看,这是那死鬼给我弄来的砖,他说我快死了!用不着被子了!用砖依住我,我
全身一点肉都瘦空。那个没有天良的,他想法折磨我呀!”
在这个时候,夫妻的感情分毫也不存在,家庭对于这个女人成了真正的地狱。
更能正面表现作者对此看法的是围绕金枝婚前婚后的描写。全书唯一的柔情描写是金枝开
始恋爱的时候。那时像所有初堕情网的少女一样,世界忽然变得一片光明,到处荡漾着春光:“静
静悄悄地他唱着寂寞的歌;她为歌声感动了!”“口笛婉转地从背后的方向透过来;她又将与他接近
着了!”“仿佛她是一块被引的铁跟住了磁石。”“静静的河湾有水湿的气味,男人等在那里。”可是作
者明确地表示,这一切都是少女自己的感觉,是少女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她笔锋一转,把叙事角
度由金枝转到一个冷漠的旁观的“全知”,整个事情的意味忽然发生了质变:
五分钟过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AT写作考试参考范文二-智课教育出国考试.pdf
- SAT写作范文参考要点-智课教育出国考试.pdf
- SAT Essay参考范文:Deception-智课教育出国考试.pdf
- SAT写作考试参考范文一-智课教育出国考试.pdf
- SCI论文投稿常用英语.pdf
- SAT写作范文如何参考-智课教育出国考试.pdf
- Speech given by Régis Ritz.pdf
- 00312 2010年01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真题与答案.doc
- (1999-Gionchetti)Review–Antibiotic treatment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rifaximin, a new possi.pdf
- 2013年雅思听力内容总结.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