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广播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docVIP

发展农村广播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农村广播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doc

发展农村广播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和谐文化,必须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宜春市目前广播电视信号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但是广播与电视这两大媒体的发展却呈现两极分化走势,电视蓬勃发展,广播日渐衰落,信号虽已进村,但98%的村没有广播的声音。广播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用如何?农村广播如何走出困境、重新焕发“青春”?为此,宜春市广电局派出调研组,深入部分乡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宜春市农村广播现状      宜春市农村广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处于发展鼎盛期,那时的农村乡乡有广播站,村村有高音喇叭,处处有广播声响。广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时事信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沟通党和政府与农民联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渠道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种种原因广播阵地逐渐萎缩,直至消失。时至今日,全市县级广播台能正常播出的只有高安、宜丰、樟树三个县市。全市198个乡镇站无一开通广播节目,两千多个行政村只剩寥寥几个在勉强维持广播。      农村广播的需求与作用      在调查走访中,许多农民表达了他们希望每天能听到广播的迫切愿望。尤其是中年以上农民,对过去村里的广播依然十分留恋。许多长久听不到广播的村民非常怀念地念叨:“过去有什么病虫害,广播里会通知打药,连配方都详细说明。有什么政策,广播会及时传达。而今科技发达了,反而听不到广播了。真希望广播能再响起来。”现在,虽然电视在农村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部分农户家中没有电视机。而且,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广大农民的户外劳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坐在家中收看电视时间较少。因此,广播的快捷、强制性播放收听的特点,仍是对农宣传、为农服务的有效手段,也更加适合农村开放性、集聚性生活方式的要求。从我们调查的几个坚持开办广播的村来看,广播有着以下重要作用:   1.广播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以万载双桥乡龙田村民广播站为例:早上6:00开播,放国歌、歌曲欣赏;6:30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7:00转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中午12:00转播宜春人民广播电台《宜春新闻》;晚18:00转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全省新闻联播》。这些重点新闻节目让日出而作的农民及时了解掌握了国内外时政要闻。   2.广播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助手。在广播是唯一普及的大众媒体的年代,基层干部借助广播向村民宣传政策法令、发布重大决策、下达各项通知、作群众思想工作,确实省了不少力,少跑许多路。随着时代的进步,广播充当“党委的嘴,干部的腿”的喉舌和纽带的职能,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一些招工致富信息、农作时节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广播让乡、村干部的工作快捷轻松了许多。   3.广播是农民科学种田和发家致富的帮手。农村广播节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农业生产技术指南,让农民受益良多。万载双桥乡龙田村的朱学华早几年前搞的是小型养殖,听了村广播里的养殖技术指导后,上门找广播员张包春要技术资料,逐渐扩大了立体养殖规模,如今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万载罗城乡黎明村自1970年开办广播至今,一天三次听广播已成为村民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内容。该村有做扎粉的传统,天气情况是决定能否晾晒扎粉的关键,村民每天晚上看了电视里的天气预报,第二天早上还一定要听广播里的天气预报来安排一天的扎粉生产。广播使农民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4.广播是构建和谐农村的舆论工具。农村广播在倡导文明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化解家庭矛盾、消除邻里纠纷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效。2006年万载双桥乡龙田村一位王姓妇女在去看病的路上救起了一个落井儿童,此事立即在村广播里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大力宣扬。靖安县香田乡吉洛村一户人家婆媳不和,媳妇经常虐待公婆,村广播将这事例一播出,立即让媳妇感到脸红惭愧,主动上广播站认错。当地群众诙谐地说:“肉嘴巴磨破了皮,不如铁嘴巴哇一句”。村广播还经常播放本村好人好事、招领启事等。仍保留广播的这几个村几乎每年都要通过喇叭为本村或周边邻村找回二三十头走丢的耕牛。可见,农村广播是村民自治、净化民风、提高村民素质、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工具。   5.广播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除了村内外的新闻、农事节目,广播里日常传送的音乐欣赏、戏曲、小品等娱乐节目给农家生产生活增添了轻松、快乐与温馨,使农民群众的性情得到陶冶。农村广播覆盖技术较简单、覆盖面广的特点,对充实和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制约农村广播发展的因素      农民群众对农村广播的需求和呼声非常迫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