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我要把别人眼腈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人类奇迹的创造者 海伦·凯勒 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 安妮·莎利文 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精通盲文,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教育方法,20岁开始教海伦。 她的教授方法是:将字母按入海伦掌心,教她物件的名称。 海伦·凯勒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马克·吐温) Helen Keller (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另著有《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日记》、《走出黑暗》、《老师》、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快速浏览课文,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首先,生命的原貌: 我的生命如( ) 如大雾中的航船 光辉的起点 师生的相识 幸福的复苏 生命中拥有了 成长的浪花 生命中拥有了 生命的升华 生命中拥有了 1.莎莉文老师都教了海伦什么(三方面)?海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从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受 “我”的收获 莎莉文老师教授的知识 认识 事物名称 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充 满希 望 感受、认识 大自然 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美好;体验到自然不慈爱的一面。 启 迪思 想 诠释 “爱”的涵义 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 领悟爱的真谛 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是个怎样的老师? “我”又是怎样的人呢?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文中的“我”──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文中的“我”──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 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 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 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作者是一位盲人,但她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描绘出美丽的景色,可见莎利文老师为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付出了多少心思!环境既是作者的成长空间,又侧面烘托了老师的形象,我对环境的记忆犹新正是老师用心良苦的体现。 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课文第三部分师生的回答中,有几个探讨什么是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写几句话。 例: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中引向光明。 课文中讨论“爱”的句子有:“爱是什么?” “爱是花的香味吗?”——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