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农家的暮》演示文稿.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个小农家的暮》演示文稿

一个小农家的暮 作者简介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新青年》创刊伊始,即为之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利用作了有益的探索)、《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7月14日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一个小农家的暮 Question 二、透过诗歌的文字,你感受到的妻子和丈夫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作者为什么把在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写得如此诗情画意? 一个小农家的暮 完了。。。 * ——刘半农 刘半农墓 刘半农于1927年摄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天上星多月不亮,地上人多心不平。” 一九二一年二七日,伦敦 一、(1)这首诗写了一个小农家日常生活的哪三个画面? (2)三个画面的特点 (1)农妇夜炊、农夫收工和孩子观月 (2)这里的屋舍自然简单、拙朴温馨,这里的人际关系和谐美好、其乐融融,这里的生活闲适自足、温暖安康,这里的自然环境静谧清幽、纯净美妙。 妻子:?第一段“嫣红的火光”“嫣红的脸”“闪红”的“青布衣裳”,透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妻子的容貌是美丽的,性情是温柔、贤淑的,心地是善良的。 丈夫: “他从田里走回来”可以看到他是简朴、勤劳的;“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以及踱到栏里去看牛,回过头问声“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动作的处理,表现了他温柔、善良与可亲,丈夫强烈地关爱着这个家。 这首诗写的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农村生活。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便于表现欢快情绪的“阳”韵,描写一个农家的傍晚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描写平淡,而诗意盎然。 ?之所以这样写,也与作者此时在国外,思念祖国、思念故乡有关。距离,使诗人把记忆中的农村生活的表象修缮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思念。 四、结尾孩子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这话有什么深意? 这两句普通的江阴民谚,如果说单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话,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流传的歌谣,孩子只是把它哼唱出来。那么,从字面上,从传播的广度看,它代表大众的心声,对苍生的艰难生活的申诉。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当时大力提倡写作民歌、儿歌,从各地方言中吸取精华用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理念。 关于刘半农 感受心灵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