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第五讲重点讲义
第七章 徐渭 本章重点: (1)《四声猿》题名的由来。(2)阳明心学对徐渭创作的影响。(3)关于狂鼓史的分析。 生平与成就: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 多才多艺,命运坎坷。杂剧 《四声猿》被誉为“天地间一 种奇绝文字”。 第一节 《四声猿》之创作时间与命名 徐渭以《四声猿》(《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女状元》)命名自己的剧本,一方面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感慨;一方面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借剧本作中夜长啸。 第二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的创作思想 徐渭对王学的尊崇,受王学的影响: 1、崇尚“三教合流”、融通互补,对佛、道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①在理论上,将禅悟引入了戏曲批评。 ②在创作上,取用、改编佛教故事,融入佛教思想。《翠乡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剧中破戒点化的佛教题材,大量偈语的运用,都使我们感受到徐渭对禅宗的熟悉。 2、讲求“良知”。“良知”即没有受到污染之心,即道心,天理,即忠、孝、信、仁的道德。在创作中体现为对抒情的“度”的把握,讲求事情的合“义”性和道德的约束力。尤其是《四声猿》,在奇情奇事中,仍时时顾及道德的层面。 3、论文崇尚情之真。 ①讲求剧作的“本色”和创作的发乎真情,体现为《四声猿》中处处流露的“真性情”,表现出“心之所自得”。 ②在形式上的不拘格式:首先是剧本的长度随情之所至,其次是音律上的自我为祖。 总之,徐渭的创作使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节 关于《狂鼓史》的分析 1、裸体、击鼓与骂曹合一的剧情安排。 2、由阳间转至阴间的剧情环境体现出因果的必然报应。 3、由祢衡与曹操的冲突转为以祢衡的控诉、痛斥与自我表现为中心,借祢衡之口抒写自己心中的悲愤。 4、剧中的曲词,语气雄越,悲愤畅达,语言明白朴素,即使用典,也是选择一些常见的。 5、情节安排上,唱词的安排、曲调的转换与情节的变化关联紧密合理。 第八章 隆庆至明末的杂剧创作 本章重点:沈自徵,孟称舜,卓人月 第一节 王骥德与吕天成 一、王骥德代表作品: 1、曲论著作《曲律》,与清初李渔《闲情偶寄》互补。 2、杂剧《男王后》:体现了晚明文人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受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明文人的生活与心态。 二、吕天成代表作品: 1、戏曲理论作品《曲品》 2、《齐东绝倒》:“舜”的故事,取材于《孟子》。 吕天成不但没有用神圣之笔来写古代圣贤,反而以一种玩笑的态度来对待,使全剧充满了戏谑气氛。另一方面,在戏谑的背后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包含着借古讽今和对世情的针砭,体现了晚明文人思维的活跃与敏锐,以及对传统的挑战。所以,被评为“此剧几于毁谤圣贤”。 第二节 王衡 1、生平特点: 才华横溢,却“为门第所掩”,以创作为游戏,以创作“为自己立传”。 2、《郁轮袍》对科举考试的反思,批判了科举的公正性,对世人的追名逐利表示否定,希望在科举之外实现人生价值。 3、《真傀儡》、《没奈何》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总之,特殊的出身使王衡饱览了世情百态,自身的科举经历也使他加深了对人生的体会。他的剧作无一不体现着对世事的洞察、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感慨。其间的探索与浩叹,凸显出明代杂剧的文人色彩,以及借杂剧寓意的创作追求。 4、剧作对元杂剧的借鉴与变革 (1)语言保持了元剧的风味。 (2)形式自由,长度伸缩自如 第三节 徐复祚 以自我的家庭背景与人生经历为感发点,融以佛教的影响,创就针砭世俗的名篇《一文钱》。 特点:(1)对吝啬鬼的戏谑和佛教色彩。 (2)语言注重本色,宾白生动形象,滑稽幽默。 第四节 沈自徵 1、创作成就:与孟称舜被誉为“北曲之最”。 2、代表作:“渔阳三弄”——《霸亭秋》、《簪花髻》、 《鞭歌妓》,以历史文人的愤懑或宣泄自我在现实中的不遇与追求。 其中《鞭歌妓》写张建封鞭打出言不逊的歌妓,《簪花髻》写杨慎醉酒梳髻簪花,游行城市的故事,《霸亭秋》写杜默落第后痛哭于项王庙的故事。剧本中三个文人形象无论是放浪不羁,还是怀才不遇,心灵的躁动中体现的都是对个性、自我的关注与追求,虽然篇幅短小,但淋漓激越,在中国戏剧史上堪称佳作。 第五节 孟称舜与卓人月 一、孟称舜与卓人月之比较 1、二人均强调文学创作中的“情”的作用。 2、孟称舜更将“情”推及于戏曲理论,认为雄爽与婉丽作为不同的风格,没有高下之分,反对笼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