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双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州双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doc

全州“双语”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范文、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根据州教育局《关于对全州“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由州教育局和合作藏族中学组成全州“双语”教育教学工作调研组,分三个小组赴夏河、碌曲、玛曲、合作、卓尼、迭部等县市,对全州开展“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全州 “双语”教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了解了广大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也深切感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困惑,同时也看到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前景和希望。 一、基本情况: 调研活动从2006年6月20日开始,至6月29日结束。主要对夏河、碌曲、玛曲、合作、卓尼、迭部等县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的中小学进行了调研。第一组由合作藏族中学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宋文钰同志任组长,合作藏族中学教师严文林、肖千里为成员,赴碌曲、玛曲两县开展调研工作;第二组由合作藏族中学副校长卡贤扎西同志任组长,州教研室尕让草和合作藏族中学教师李新平为成员,赴夏河、合作两县市开展调研;第三组由州教研室副主任韩雪林同志为组长,合作藏族中学教师张林武、唐丽梅为成员,赴迭部、卓尼两县开展调研。六县市接受调研的中学共7所,分别是碌曲藏中、玛曲藏中、夏河藏中、博拉中学、卓尼藏中、迭部县高级中学、迭部藏中;九年制学校3所,分别是迭部县旺藏九年制学校、卓尼县完冒九年制学校、卓尼县尼巴九年制学校等;小学27所,分别是卓尼县藏小、卓尼县刀告学校、卓尼县扎古录寄宿制小学、迭部县藏小、迭部县益哇学校、迭部县腊子口小学、玛曲县藏小、玛曲县阿万仓中心小学、碌曲县藏小、碌曲县玛艾镇中心小学、碌曲县郎木寺镇中心小学、碌曲县郎木寺镇贡巴小学、碌曲县郎木寺镇加仓小学、夏河县藏小、夏河县九甲小学、夏河县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阿子合小学、洒索麻小学、夏河县唐尕昂小学、合作市藏小、合作市那吾藏小、合作市勒秀小学,合作市当周街道办南木娄小学、合作市加茂贡小学等。共计37所中小学。 在调研中,各调研小组通过听取各县市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与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座谈,参观校园设施,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依据州教育局拟定的《全州“双语”教育教学调研提纲》,从“双语”类中小学内部管理、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及学生学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全州“双语”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全州“双语”教育教学现状。 民族教育“双语”类教育教学模式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关怀,而且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倡导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主张。 我州因受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济、文化欠发达,是一个相对贫困的民族自治州。多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州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等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全州现有“双语”类中小学267所。其中:中学27所,小学240所,占全州中小学总数的38.5%;“双语”类在校生37979名,其中以藏为主类24216人,以汉为主类13763人。“双语”类中小学生占全州中小学生总数的34.5%。“双语”类在校高中学生1459名,初中学生5931名,小学生30589名,“双语”类教师669人,适龄藏族儿童入学率达到96.2%。“双语”类寄宿制学校125所,在校生达37215名。全州“双语”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全州“双语”教育的迅速发展,一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建设人才,缩短了我州与内地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二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为继承和发展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推动了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州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加上“两基”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逐年提高,青壮年文盲率逐年下降,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州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全州经济文化发展。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通过对以藏为主类学校和以汉为主类学校的调研,使我们对我州两类模式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以藏为主类学校的现状: 在此次调研的六个县市中,碌曲、玛曲县的“双语”类中小学和夏河、合作的大部分“双语”类学校都采用以藏为主的办学模式,卓尼县尼巴、刀告、完冒等学校以及迭部县益哇小学等,也采用此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