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公开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学东渐公开课

材料:“惟我大皇帝抚绥(安定)中外……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好玩,可有可无……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谕英国国王书》 * 第20课 华夏 戎 夷 狄 蛮 禽 兽 禽 兽 禽 兽 禽 兽 盲目自大 愚昧无知 图一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人的思想状态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的“华夷世界体系”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2: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1842年9月林则徐致友人的私函 一.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思想 1.背景:西方技术冲击 民族危机 经世致用再兴起 2. 代表: 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教材介绍了哪些史实说明他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国律例》; 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 材料二: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3)据材料三,分析魏源“师夷长技”的局限性? 材料三:“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是书何以作?曰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4)据材料分析,林、魏“师夷长技”的目的是什么? 止步于西方的学术; 固守中国传统儒学。 强国御辱 材料一: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1)依据材料一,分析林、魏所指的“长技”是什么? 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 一.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思想(无实践) 1.背景:西方技术冲击 民族危机 经世致用再兴起 2. 代表: 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②魏源:《海国图志》(地理 历史专著)师夷长技以制夷(军事)----反侵略 3.影响: 学习西方、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流 难能的“睁眼” 可贵的“师夷” 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国律例》; 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 在国内: 少有人问津 骂声扑面而来 大逆不道的书 主张付之一炬 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荣光 在日本: 如获至宝 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被大量翻印,印刷了15版 “呜呼! 予与魏,……可谓海外同志矣!” 孤寂 难能的“睁眼”,可贵的“师夷” 《海国图志》 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袭来的时候,人们往往蓦然麻木,当再次袭来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20年后的中国: 曾国藩面对《北京条约》“阅之不觉呜咽”,奕目睹圆明园的大火“痛哭无以自容”时,他们力排众议,小心翼翼的将“师夷”的主张付诸实施。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原函》(1865年9月)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具备,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嫁接 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技术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封建制度和纲常为国家根本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实践) 背景:(1)清内忧外患(2)西学更广泛的传播 概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以巩固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 活动分类 旗号 活 动 成 就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思想教育 自强 求富 (1)安庆内军械所(2)江南制造总局 (3)福州船政局(4)天津机器制造局 (1)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2)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1)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2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设问:洋务派向西方学习了什么? 当时清政府中存在的不同声音: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无形之巧(中国的伦理道德)胜于有形之巧(西洋技艺)万倍也,何必见异思迁,用夷变夏哉! ──选自中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