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尾闾正中的内涵与精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极拳尾闾正中的内涵与精义 作者:梅家新   在我国习练太极拳者和研究太极拳理方面,对于尾闾正中这个要领,几乎无人不晓,由于古代拳谱论述过于简要,或者说是较为抽象,加上名家分门别派,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在解释上各有一说,而很难从生理学、解剖学以及现代运动力学的理论明确阐述,至今不能给以人们满意的回答。   一、拳理身法的基准   理论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误差。一九九五年第三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在邯郸举行,笔者在带队参赛中,有幸目睹了各路流派的高手表演。在此之前,亦曾造访过一些太极拳名家,同时,对国家规定的《42式太极拳、剑竞赛套路》录像资料进行过细致分析研究,均感到在“尾闾正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臀部后突,左右摇摆,周身上下的劲气以腰脐为界似乎断成了两截;胯向前挺,小腹上翻、犯僵硬之病而无沉着园活之气,至于太极拳在群众性普及活动中,这两种毛病不仅显而易见,并已影响到胸部、头部、手足正确运行。这类问题,在专业运动员竞赛和教学中尚未引起应有重视,当然也必将影响群众性太极拳普及质量的提高。   太极拳理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什么我们要将“尾闾正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专门加以探索?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太极拳的根本意义上来认识。何谓太极拳?概而论之,太极,是人体内在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没有内外结合的修炼,只能称作法“太极操”。在人体内在物质运动方面,古人多讲“行气,运动”,限于古人有艺不轻传之训和祖国医学在解剖学方面发展缓慢,很难从人体骨骼和人体力学上完备阐释。因而,在拳理方面,对于身法的论及,是为“尾闾正中”与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实分清等要领,放在平行的位置上提出的。实际上身法的理论是最直接体现了“太极”所要求的人体内在物质辩证运动。追究“太极”的内涵与精义,必须从身法入手;而探求身法 之理,连接人体周身上下的“臀尾”,实在是一个关键的中心环节。离开了“尾闾正中”,也就不能做到各家拳论共同强调的“腰似车轴”、“立身中心,支撑八面”,那么行功走架也势必失去规矩尺寸。运化发放也势必失去了支撑。故此,我们认为,只有“尾闾正中”作为拳理身法的基准,才能领悟到太极的精义。   二、尾闾正中辨析   古今太极拳家对“尾闾正中”多有论述。所谓“尾”,解剖学上即为人体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称尾。“闾”的本意指“江河之水汇集的入海口”。因祖国医学在论及穴位时,定名玉枕关,夹脊关之下的“尾椎”为“尾闾关”,统称为人体内气运行不易通过的三道关口,而“尾闾关”乃是人体四肢散乱之劲气汇集入丹田的关口,故将“尾”字后缀以“闾”而喻之。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武禹襄解为:“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此说肯定了尾闾正中的重要性,但无确定的阐释。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论述“尾闾正中”的练法诀窍中说:“尾闾正中就是,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部),脊骨根并且要向前对准脸部中间至脐的一条垂直线,凡动作向何处转动,等于对动向起着舵手的作用。”显然,这时“尾闾”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明确地肯定,但“中正”的位置尚值得推敲。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解释说:“两胯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在沿袭了传统拳理解释外,对“正中”指向亦有欠妥之处。一九九三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国家武协推行的《42式太极拳、剑》竞赛规则,对“臀胯”规定,“臀”要注意下垂收敛,不可后凸;胯不可左歪右斜”。同样没有规定,“尾闾过中”可能造成挺胯的错误。究其缘由,大约是在校正了人体臀部自然外突的状态时,过于强调了敛臀,而有过犹不及的偏差。在这样理论影响,习练者“将小腹托起”必然造成挺胯缩胸,耸肩抬肘,腰脊不能直竖的毛病。   以愚之见,尾闾正中,是应将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尾椎,在屈膝沉胯,提肛敛臀配合下,尾椎梢向前收起,同时尾椎根部向下卷沉,(有直插入地之感),至耳廓下方的耳垂中心线为宜。 不及是为突臀,过之则为挺胯。此为“正中”之中,而“正”即是臀部从脊后观察,不左右摇摆,即股骨大转子,不得突出胯的侧面。这实际上就是立身中正不偏的基准线。“尾闾正中”具体的操作诀窍,就是提肛敛臀和屈膝沉胯相配合完成的,由于括约肌、会阴肌和臀部肌肉群,髂腰肌,耻骨肌、缝匠肌的收缩牵引骨盆前倾,使尾闾向前向下卷沉。如吊车的配重,因而更加加强了腰骶的固定和髋关节的接牢。迫使尾闾居中腰脊直竖,身体的重心下降至膝关节,周身之劲气团聚于小腹,所谓的“劲从裆中翻,力源在丹田”,意即指此。这时的骨盆角度(男性呈锐角,女性呈钝角)由原来的60度角转为40~50度角。脊柱的腰弯曲也随着“尾闾正中”上于顶头竖颈,如拔河之绳挣直,有对拉拔长脊柱之势,处处符合力学的支点。   三、尾闾正中的内涵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