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扒、牛排、牛排骨
牛扒,英文Beef Steak,或直接用Steak,但有时候需要区分Pork Steak(猪扒)、Lamb Steak(羊扒)、Chicken Steak(鸡扒)、Fish Steak(鱼扒)等等;在亚洲,还有Dog Steak(狗扒)、Eel Steak(鳗鱼扒)等等。当然,欧美一些国家还有一些其它的叫法,比如猪扒叫Pork chop,羊扒叫Lamb chopBeef Steak翻译为牛扒,或者牛排。意思是说“牛扒”等同于“牛排”。这是误解!当然,也可以说是西方饮食文化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差别。从上述牛扒的分类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文化的牛扒,包括不带骨头的纯牛肉、带一根边骨的牛肉、带一根T骨的牛肉。这里的骨头,似乎都是肋骨(Rib)。但是,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凡是不带骨头的纯牛肉,都不会叫着牛排,而是直接叫牛肉。带有骨头(Rib)的牛肉,才是牛排了。所谓“排”,就是一排一排的肋骨。更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牛排,通常都是以骨头(Rib)为主,牛肉只是“附属品”,而西方的牛扒,主要是吃肉,骨头是“附属品”。因此,西方的“牛扒”不能等同于中国的“牛排”!
把“牛扒”等同于“牛排”的说法,也许是来自中国南方,或者港澳台地区,因为“扒”与“排”的发音,非常接近,很可能在粤语、台语或闽语中,更容易混淆。为了区别这个,比较好的建议就是使用“牛大骨”和“牛排骨”。牛大骨就是熬汤用的牛腿骨,牛排骨就是做烧烤用的牛肋骨(Rib),最好的部分叫着“牛仔骨”。通常的牛排骨,就是中间一根肋骨,四周包围少量牛筋和牛肉。“牛仔骨”一般是横切骨头,骨头是片片的,周围牛肉较多。
美国的牛肉按照USDA认证分级一共有8级,由高到低分别是:Prime、Choice、Select、Standard、Commercial、Utility、Cutter、Canner。按照牛肉切割的不同部位,也不全是Beef Steak,其中也有纯牛肉的,还有带大骨的腿肉等等。
按照西方的饮食文化,牛扒有如下种类:
1,煎牛扒夏多布里昂牛扒(Chateaubriand steak)――牛腰肉(tenderloin),一头牛只有五、六磅。
2,牛肩胛肉小排(Chuck steak)――从颈部到肋骨(ribs)。
3,牛仔骨(Short ribs)――取自牛的前胸肋骨部位,油脂甚多。
4,菲力牛扒(Filet mignon)――又叫免翁牛扒,腰内肉部分牛腰肉(tenderloin),最嫰处切出,较不美味。是牛脊上的肉,形状头大尾小,脂肪含量少,适合三分熟,吸吮甜美的肉汁,肉质鲜嫩,免翁牛扒包裹在牛腹腔中,所以肌肉都没运动到,故肌肉纤维不粗。
5,侧腹牛扒(Flank steak)――自腹侧取得。
6,牛肩膀牛扒(Flat iron steak)――牛肩膀部份切出。
7,烤腹肉牛扒(Hanger steak)或(法式) onglet――从中心附近的膈肌。Flavorful, and very tender towards the edges。但中间有点硬(sinewy)。通常被称为“屠夫的牛腰”(butchers tenderloin)。
8,纽约客牛扒(Strip Steak)取牛前腰脊肉(Strip Loin)的部份,大理石油花(Marbling)均匀,肉质与西冷牛扒接近,有嚼劲,是美国人的最爱,故名。
9,肋眼/肉眼牛扒(Rib eye steak / Scotch fillet)――靠近胸部的肋肌部,肉质鲜嫩,大理石纹多且分布均匀,中心部位有一块明显的油花,由于鲜嫩多汁,深受大众喜爱,售价较高,适合干烤方式烹调。
10,后腿肉牛扒(Rump steak)、腹腿牛扒(round steak) or (French) rumsteak――A cut from the rump of the animal。后腿近臀部部位切块牛扒,如果没有妥善烹煮,口感可能会较坚硬。
11,西冷牛扒(Sirloin steak)――西冷牛扒为牛肋脊肉部分(牛外脊),肉质细嫩度次于免翁牛扒,售价也较低于免翁牛扒,上端部分的西冷牛扒较为鲜嫩,售价亦稍高。
12,侧腹横肌牛扒(Skirt steak)――从隔膜(diaphragm)取得。非常美味,也十分难以料理。
13,丁骨/T骨牛扒(T-bone steak)and strip steak or porterhouse――由纽约客牛扒与一小部分的菲力牛扒组合而成。一边为纽约客(Striploin),另一边则为牛柳(菲力),中间被腰脊骨隔着。
不过,商家最常见的只有4种:菲力牛扒、肉眼牛扒、西冷牛扒和T骨牛扒。
此外,一些食物虽有“steak”之名,却非真正的牛扒:
1,索尔兹伯里牛扒(Salisbury steak),不是牛扒,而是用碎牛肉、洋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