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内 容 一、X-射线衍射分析的发展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并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X射线与X射线光谱 X-射线:波长0.001~50nm的电磁波; 0.01~24 nm ; (超铀K系谱线) ~ (锂K系谱线) 按其特征可以分成两部分:连续光谱和特征光谱 三、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1. 导 言 当一束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首先被电子所散射,每个电子都是一个新的辐射波源,向空间辐射出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磁波。 可以把晶体中每个原子都看作一个新的散射波源,它们各自向空间辐射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磁波。 由于这些散射波之间的干涉作用,使得空间某些方向上的波则始终保持相互叠加,于是在这个方向上可以观测到衍射线,而另一些方向上的波则始终是互相是抵消的,于是就没有衍射线产生。 1、晶态与非晶态物质的鉴别 晶态物质出现众多按d值大小排列的尖锐吸收,非晶态呈现少量弥散的衍射峰。 2、固体化学药物的异同鉴别 比较试验谱同标准谱,如果一致,表示相同化合物的相同晶形,否则不同化合物或不同晶形。 3、固体化学药物纯度鉴定 通过物相分析方法,可以鉴定1%的杂质。对于不同晶形混合也可以给出清晰的结果。 4、固体化学药物晶形的测定 不同晶形具有专署的衍射谱,通过与标准谱图的d 与I/I0的对照,可以确定晶形。也可以测定原料药中混晶的存在形式。 五、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实验 【实验原理】 测角仪简介 测角仪是X射线的核心组成部分 试样台位于测角仪中心,试样台的中心轴与测角仪的中心轴(垂直图面) 垂直。 试样台既可以绕测角仪中心轴转动,又可以绕自身中心轴转动。 X射线测角仪结构示意图 C-计数管 D-样品 E-支架 F-接收(狭缝)光栏 G-大转盘(测角仪圆) H-样品台 M-入射光栏 O-测角仪中心 S-管靶焦斑 * * * www. 现代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Lanzuop@126.com 023 兰作平 博士 三、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一、X-射线衍射分析的发展史 二、X射线与X射线光谱 四、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其应用 1 2 3 4 五、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实验 5 (1845-1923)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M.V.Laue),发现X-衍射现象。总结出劳厄方程,解释了X-射线、晶体和衍射方向的关系。1914年,劳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X-衍射仪。总结出布拉格方程,奠定了近代晶体学学科的发展基础。1915年,布拉格父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英国的布拉格首次开创应用X-衍射测定天然产物分子晶体结构。 1957年,霍奇金完成维生素B12的晶体结构测定,并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1年,英国肯德鲁运用X-衍射测定生物大分子的肌红蛋白的三唯结构,佩鲁茨对血红蛋白结构进行了X-分析,并获得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 60年代开始,伴随计算机发展X-衍射进入智能分析阶段。豪普曼和卡尔获得1985年化学奖。 X-射线分析技术的贡献 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19项诺贝尔奖,29位科学家获奖 新兴学科的诞生----分子生物学、蛋白晶体学、结构分子生物学 多学科的交汇点----计算数学、物理、化学、药学、植物、地质学、考古学等 药学研究领域 确立了大量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的分子结构 美国NCI收集了40万种药物三维数据库 分析了药物、受体及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美国著名PDB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 药物研究领域 分析原料药结构分析、构型与构象分析以及固体多晶型药物分析 1. 初级X射线的产生 高速电子撞击阳极(Cu、Cr等重金属):热能(99%)+X射线(1%) 2. X射线光谱 (1) 连续X射线光谱 连续光谱又称为“白色”X射线,包含了从短波限开始的全部波长,其强度随波长变化连续地改变。从短波限开始随着波长的增加强度迅速达到一个极大值,之后逐渐减弱,趋向于零。连续光谱只决定于X射线管的工作高压。与靶元素无关 。 电子→靶原子,产生连续的电磁辐射,连续的X射线光谱;成因:大量电子的能量转换是一个随机过程,多次碰撞;阴极发射电子方向差异,能量损失随机。 (2) X射线特征光谱 在连续光谱上会有几条强度很高的线光谱,但是它只占X射线管辐射总能量的很小一部分。特征光谱的波长和X射线管的工作条件无关,只取决于对阴极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对阴极元素的特征谱线。 不同元素具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定性基础 谱线强度——定量 特征光谱产生: 碰撞→跃迁↑(高) →空穴→跃迁↓(低) X-射线光谱 X-射线荧光分析 X-射线吸收光谱 X-射线衍射分析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