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大椎穴治疗感冒高热138例临床研究论文.docVIP

电针大椎穴治疗感冒高热138例临床研究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大椎穴治疗感冒高热138例临床研究论文.doc

  电针大椎穴治疗感冒高热138例临床研究论文 .freeloxibustion therapy for high fever in mon col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and multi-central trial principle, 276 cases enrolled ly assigned to observation group of 13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138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t effects in 24 hour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emperature of every time poi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tom valu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ent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ethod of electroacupuncturing at Dazhui has a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on high fever in mon cold. Key on cold;high fever;clinical study 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病。笔者于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电针大椎穴治疗感冒高热患者1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6例患者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4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门诊病例,采用随机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治疗中心序号、患者序号、组别、治疗方法填在随机卡片上,装入临床研究大信封,信封上标上号码。3个治疗中心同时进行观察,按来诊患者顺序先后依次拆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治疗方案给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平均(33.24±14.23)岁;健康状况良好99例,一般32例,差2例;风寒证52例,风热证81例;就诊体温(39.17±0.20)℃。对照组138例,病例脱失10例,128例患者中男74例,女5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6.98±16.08)岁;健康状况良好86例,一般36例,差6例;风寒证52例,风热证76例;就诊体温(39.23±0.36)℃。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除年龄(P=0.048,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考虑到2组年龄均数差距不大,均在65岁以下,对治疗感冒无明显影响,故2组一般情况基本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相关标准。①有感冒流行接触史。②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为喷嚏、鼻塞、流涕,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为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③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 高热的诊断依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诊断学》, 39.0 ℃以上为高热。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①风寒证:主症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脉浮或浮紧;次症为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②风热证:主症为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脉象浮数;次症为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 高热的诊断依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医诊断学》,发热较甚,扪之烙手,或出现恶热、烦渴症状,体温多在39.0 ℃以上,谓之壮热,又称高热。 1.3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感冒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感冒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腋下温度≥39.0 ℃。④年龄在15~65岁之间,男女不限。⑤发病后48 h内,经西药对证治疗无效。⑥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接受影响本研究效应指标的治疗。③精神病患者。④预后不良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及其它传染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大椎穴(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选用30号1.5寸“瑞琪尔”牌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大椎穴,以得气(酸、麻、胀、触电样扩散性传导)为度,选用G6805-1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将输出线的小针夹一端夹在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